万历三十八年,二十八岁的钱谦益正值人生中春风得意的一刻——他考中了庚戌科一甲第三名进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探花,并被授予翰林院编修,而与他同年高中的还有二十二岁的杨嗣昌。
只是此时的钱谦益却突遭大噩,同年他的父亲钱世杨去世,钱谦益只得辞官回乡丁忧守制,直到天启元年才出任浙江乡试主考官,转右春坊中允,只可惜时运不济,同年浙江科举发生舞弊,钱谦益受到牵连遭到罚俸,此年他因病告假回到了老家常熟。
在之后的时间里,钱谦益虽然重新出来做官,可是却因为他作为“东林魁首”的缘故,受到了阉党的严厉打击,被再次革职回乡。
一直等到了崇祯继位之后,钱谦益才重新看到了复出的希望,只是这个时候局势波云诡谲,东林内部出现了裂痕,钱谦益为了不让礼部尚书温体仁、礼部侍郎周延儒名列自己之上,便派自己的门生礼部给事中瞿式耜进言主推者抛弃温体仁和周延儒,而这件事也使得温、周二人同时记恨上了钱谦益。
因此,在后来的廷议过程中,温体仁、周延儒再一次翻出来当年的科考舞弊案,追论钱谦益存在受贿问题,很快就让钱谦益引咎撤职,并坐杖罚。
一直到崇祯十年的时候,温体仁依然揪着钱谦益不放手,指使钱谦益的常熟老乡张汉儒诬告钱谦益贪肆不法一一尽管后来钱谦益走通了曹化淳的关系得以幸免,可是他却真正隐隐绝望了起来,不再谋求复出。
直到去年的时候,钱谦益以五十九岁的高龄,迎娶二十三岁的名妓柳如是,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算是将那点心思埋葬了起来。
然而,作为枕边人的柳如是何尝不懂钱谦益的心思,她伸手递过茶碗,抿嘴轻声道:“夫君,眼下太子殿下南下,观其所作所为,所。(本章未完!
第417章绛云楼
图甚大.......或许到时候夫君还有新的机遇。”
钱谦益接过茶碗,便径自喝了一口,神情复杂地说道:“在太子南下之前,吴梅村给为夫写过一封信,在信件里对太子殿下大加赞赏,一一列举了太子殿下的所作所为,深深以为殿下乃我大明中兴之主........只是.....只是为夫心中始终都多有疑虑。”
柳如是好奇道:“疑虑?莫不是殿下对夫君有什么成见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