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好得很,皇后无需担忧。”
崇祯继续道:“你放心,等到东虏离开了关内以后,朕就会让慈娘唤回京城,到时候咱们全家自然能够团聚。”
“既然如此,臣妾也就放心了。”
周皇后略微放下心来,又好奇道:“皇儿难不成是天才?前线将帅们终日丢兵弃甲,可没曾想慈娘一去就取得了大胜......”
对于这个问题,崇祯心里自然更有几分复杂滋味,他意。
味深长地说道:“前线将帅固然用命,可是他们却不是我朱家的人,不曾将天下当成了自家的东西,而太子却更加用心一些。”
实际上,这番话的背后含义颇为丰富,只是周皇后仅仅是一个妇道人家,自然听不懂崇祯想要表达的真实想法。
不过终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也使得崇祯和周皇后心中欢喜不已,二人说了一番话,见天色已晚便一同睡了。
然而,睡到夜半时的崇祯却悄然醒来,他忽然有些担心林敬。
眼下阿巴泰势必会汇聚大军进取山东,到时候太子真能安然无恙吗?
正月二十八,清河城。
经过了一系列大战之后,抗虏军在清河城内休养生息,且从流民当中招募整整五千人,一方面补充了原本的损失以外,还让抗虏军的规模扩大到了一万五千人。
新的抗虏军被分为了十五个营,其中十个依然是先前的步兵战营,然后新设了一个炮兵营,三个骑兵营,以及一个辎重营,不过在辎重营外,林敬还配备了民夫五千余人,算是作为一个临时的后勤营,属于短期编制。
在完成了这件事之后,林敬亲自任命了各营千总和副千总,至于下面的把总官职也是都是经过了他的同意才得以施行,至于更低一层的旗总和队长,则全部由官兵自行推选为主,这也是为了充分发挥出低级军官的敢打敢拼的能动性。
毕竟这些更基础的旗和队而言,他们并不需要去做战略上的决策,只需要逢战敢上就可以了,那么军官自然是以勇武为主。
在完成了抗虏军的休养生息后,林敬也就开始着手自己目前正在做的第二件关键事情——那就是设立军情处。
烛火下,李若琏跪在地上,向林敬禀报目前防疫司和锦衣卫里面的相关人才。
“启禀殿下,防疫司基础比较薄弱,适合人选只有两个,一个是臣的副手孙光,此人性格踏实,对朝廷也是忠心耿耿,可以放心一用;还有一个人是防疫司理刑指挥采清宏,此人原本也是从锦衣卫出身,擅长刺探情报一途。”
“至于锦衣卫方面,臣现在的身份已经不太适合去了解,不过眼下倒也有三个人可以推荐,分别是西司房堂上指挥刘应袭、马国碱、齐昌国,才能都很不错。”
朱慈熄微微点了点头,他仔细翻看着果子上的一称曰纸,上面写着以上五个人的平生履历,几乎都十分精彩,也参与过不少重大的活动,很显然这些人的能力都相当出色。
至于忠诚度林敬更不用担心,因为以李若琏的识人眼光,他推荐的人应该不会有忠诚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