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官复原职,双喜临门!

还指出冯一博是自己辞官,皇帝和保举他的满朝文武是在挽留他。

真的算是给足了冯一博面子。

可以的是,听到这个,冯一博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道:

“不行不行,咱们大魏以礼治天下,即使是圣上,也不能逾越。”

这些话,都是上次弹劾他的人说的。

冯一博自然要一一还回去。

杨天佑见他得寸进尺,心中恼恨至极。

却听冯一博还在继续,道:

“况且,别的官职还好,礼部官职怎么能让我这个失礼之人担任?”

冯一博从头到尾,都是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这让龙椅上的景顺帝差点笑出声来。

他不由有些期待着,想看杨天佑还能如何化解。

同时心中不由也有些好奇,这个冯渊是如何做到。

让自诩高人一等的开国勋贵们,这么快就都服软了!

“我做了两个月的礼部右侍郎,自认不善沟通外藩,朝中诸公也是忧心国事,才保举冯都尉官复原职,以期能稳定外藩。”

杨天佑见冯一博不上道,干脆自承不足。

又转而朝丹陛一拜,口中道:

“还请圣上降恩,破格让冯都尉官复原职!”

他这一拜,顿时不少人跟从,异口同声的道:

“请圣上降恩!”

景顺帝以为这就结束了,笑着刚要开口。

却见冯一博昂首挺胸,一副不屈模样,高声道:

“礼就是礼,如何能越?若是如此,国将不国啊!”

这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却把刚刚为他请命的官员都气得够呛。

当下,一人上前指着冯一博道:

“冯都尉!你不要太过分!”

冯一博一看,竟然是上次弹劾他的御史!

当下,他讥讽一笑,道:

“这些不是诸位之前说的嘛?我挂冠而去也是因为被你们说的深感惭愧,如今怎么又成我的不是了?”

那御史被说的哑口无言,只能指着冯一博,口中全是:

“你你你!”

正在事情陷入僵局之时,景顺帝低沉的声音响起:

“好了!”

他看情形就知,这些开国勋贵怕也找不到什么办法。

来解决“礼”这个最根本的问题。

这个时候,只有他这个皇帝亲自出马。

才能以皇权压制这件事。

当下,他笑着看向冯一博,道:

“你不是想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吗?”

满朝文武听的莫名其妙,不明白景顺帝这话里的玄机。

冯一博虽有些心理准备,却也还是心中暗暗发毛。

景顺帝能说出这两句,说明贾府真的漏风!

就连内宅诗社的内容都能知道,那贾府的一举一动岂非都在监视之下?

还好冯府要害都是信得过的老人,即使新添的下人,也不是在都中采买。

可即使如此,冯一博还是决定回去要自查一遍。

万一有人监视,查到什么错漏。

可是有掉脑袋的危险!

借着冯一博的诗,敲打了他一下。

景顺帝又似笑非笑的道:

“既然这么多人都保举冯爱情,予就不拘一格,降恩让爱卿这个人才官复原职。”

冯一博写这首诗的时候,不是没有预想到一些可能。

但他当时也是将此做个后手。

若是开国勋贵选择硬刚,他就继续蛰伏。

等将来大魏不得不改革的时候,再寻找机会起势。

以此在将来的改革中占有一席之地。

没想到,现在景顺帝还没到改革的时候,这首诗就提前发挥了作用。

想着这些,他口中难免有些犹豫:

“可是臣……”

景顺帝没给他再反驳的机会,直接打断道:

“兼祧之事是当初予考虑不周,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稍后再补一特旨,将来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这话一出,顿时马屁如潮水般袭来。

刚刚那些附和杨天佑的,此时纷纷拜倒丹陛之前。

“圣上不拘一格,人才必然都会为大魏所用!”

“圣上破格用人,就如虞舜唐尧,是圣君之象!”

“圣上不拘旧礼,启用人才,定是青史留名的佳话!”

景顺帝抬手止住马屁,又笑着问道:

“冯都尉,你可还愿为大魏效力?”

皇帝的话说到这个份上,冯一博不能不给面子了。

当下,他也深施一礼,道:

“圣上隆恩,臣惶恐啊!”

景顺帝露出笑容,轻轻挥手,道:

“只要你好好办差,予自会为你做主。”

于此同时,自有宫人奉上冠冕。

冯一博连忙双手接过,举过头顶,口中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