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穿越前,他就听过《赤脚医生手册的传说。
这本书在网上,一度被称为穿越必备神书之一。
后世的建国初期,长达几十年的物质贵乏时代。
这本书也为解决国人的医疗问题,实实在在的立下过汗马功劳。
对于这个医疗条件落后的时代,若是有这样一本书横空出世,那建立医疗系统的难度就降低了太多。
可惜的是,前一世的冯一博无缘得见此神书。
自然也无缘得窥其中的内容。
好在,这个时代也不是没有医学。
所以他现在就准备,要借鉴神书的这个模式。
搞出一本更适合这个时代的简易版。
“村医手册?”
王济仁闻言一愣。
“对,顾名思义,就是给村医学医用的书。”
冯一博点了点头,笑着道:
“所以不必写太高深的医术,也不用记录疑难杂症,主要撰写的,就是辨认当地药材,还有当地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就好。”
对于村医来说,只要能处理常见病就足够了。
至于疑难杂症,不是还有东海郡医学院吗?
有人要问了,哪来的东海郡医学院?
那当然就是王济仁要开馆收徒的地方了!
“还有就是一定要因地制宜,除了辨认草药,还要对每种常见病症多定几套药方,而这些药方的用药,也一定要精简,不仅要在当地容易得到,还要优先考虑价格便宜的药材。”
因地制宜最为关键,就连《赤脚医生手册,都分为南北方不同的版本。
东海郡的气候湿热,常见病症和中原的肯定也不一样。
“不要考虑温养,能下勐药的,就别让人缠绵病榻,一切以恢复行动力为前提。”
普通人看病,最重要的就是疗效。
何况长期卧病在床,很可能就要失去生活来源。
因此,这样的村医药方,不用管什么副作用。
迅速起效的,才是最好的药方。
说道此处,冯一博微微一笑,随口画起了大饼,道:
“书成之日,造福一方,千古之后,定不逊《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是药王孙思邈的着作,本意和冯一博所说的确实差不多。
都是为了应急的成方。
但孙思邈是唐代的人,很多东西局也限于那个时代。
这本医术肯定是一部奠基之作,也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但不得不说的是,不少药方也好,或者药材也好。
要么已经消失,或是贵的买不起。
要么证实无效,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
所以,即使是中医,也不是越古越好。
世间一切,都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没有什么以古为尊,也没有什么能亘古不变。
就连圣人的话,每个时代也都有不同的解读。
说来说去,就是这本书已经无法完全适应这个时代了。
不过,冯一博画的饼还是有些太大。
王济仁一听就微微撇嘴。
没办法,《备急千金要方的地位太高。
其中包罗万象,肯定不是一本什么《村医手册能比的。
冯一博自然也清楚,二者无法比拟。
但他要的就是简单。
他坚信,《村医手册对于东海郡一地的医疗发展。
比《备急千金要方那样几百年前的医书,能发挥的作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