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擅长的领域,这帮人马上精神了!朱应登冷笑:“将士不用命,神仙也打不赢!况且草原人吃肉,汉家吃粮,先天上就有所不足”
边贡无奈的看着朱应登,这货怎么是个二百五呢?先天不足?先天不足秦王横扫六合?霍去病卫青打的匈奴哀嚎?真是傻缺!不过都是谦谦君子,不能恶言恶行。边贡马上补漏:“前宋和大明不同,不可一概而论。我朝太祖英明神武,大明三军英勇善战,断不会重蹈弱宋覆辙!”
华侯伟突然笑了起来,只是笑声有些苍凉。何景明对华侯伟已经有些好感,禁不住问道:“王爷因何发笑?”
华侯伟摇摇头:“唉,你们啊。你们不涉兵事,有些事情不知道是正常的。告诉你们,若不是追魂枪横空出世,大明已经狼烟遍地了!知不知道什么叫做飘没?十万雪花银卞军只能领走七万,剩下的就是飘没!哈哈,文武分野文官非要压制武将,你们去边军看一看,若不是孤王改进冶金,现在的刀,哼!连百姓的柴刀都比不过!”
这几个人都不是高官,对于这些事情那是闻所未闻。听华侯伟一说,都是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何景明惊异的追问:“王爷,难道真的已经到了如此田地?”
华侯伟点点头:“我爹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如此。你以为孤为何非要推广工业?非要弄出来官绅一体纳粮?和光同尘不好么?孤王乃是世间最大的纨绔,有当皇帝的爹和大哥,关起门来过小日子不轻松吗?当皇帝真有当亲王舒坦?”
白沙学门的何迁本来静静地听着,此时突然发声:“吴王殿下,官绅一体纳粮损害的乃是读书人,难道王爷要对付读书人,不怕大明文道凋零?”
华侯伟摇头:“非也!何迁,孤王最重读书人。但最不喜只会夸夸其谈没真本事的读书人!大明开国已然百年,正是到了需要调整方向的时候。太祖之时和现在情况不同,所以太祖时能通行的政策现在却是行不通。回到官绅一体纳粮,其实孤王给读书人的待遇不仅没有降低,还进一步的提升了。”
李梦阳忍不住插话:“王爷,格学不是显学,王爷非要以格学替代科举,不外是为了发展工业。可工业于大明有碍,我等不敢苟同!”
华侯伟摇摇头:“李山长,且听孤于何迁说完,你一句我一句,怎生论的出短长?”
李梦阳脸一红,搞个罪不再吭声。何迁眨眨眼,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索性重复了李梦阳的问题:“王爷,工业于大明果真是百害而无一利吗?”
华侯伟摇头:“好处多于害处!一国想要富庶,除了君臣齐心百姓听命之外,还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否则弱宋就是前车之鉴。何迁,你以为然否?”
何迁点头:“王爷说的是,学生每每读到前宋种种,恨不能冲进史书之中,杀尽那些误国的昏君和腐儒。”
华侯伟一笑,脸上神情好看许多。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这话果真不假,何迁这样的年轻人还没有被污浊,自己的努力就不算白费,哪怕拯救一个人呢?也是成功的!
前来莫愁湖的学子们都是十几岁的年纪,正是最容易热血上涌的时候。原以为吴王定然是蛮横无比凶残毒辣,都做好了捐躯取义的准备。谁知道吴王竟然只是,和他们看起来差不多的一个少年,上来就是一顿饱饭。虽说不会因此而改变初衷,但多多少少都会情绪稳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