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孤为你们撑腰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3120 字 2024-03-05

“草民拜见皇帝陛下,拜见皇太孙殿下。”

跟在张二工身后的一众匠人们,亦是有样学样的跪拜在地上。

“好好好,都起来吧。”朱元璋满面红光,只要看着眼前这些双手黝黑,指甲缝里带着污渍的匠官和匠人,他就觉得分外的高兴。

张二工却是格外的规矩,或者说是谦卑恭敬。

“臣谢恩。”

而后,才带着匠人们站起身,腰却还是压得足足的。

朱元璋连连轻笑:“咱可还没有赏你们,哪来的谢恩,等朕赏了,再谢恩也不迟。”

这是皇帝的玩笑话,张二工能分得清这个,低着头憨憨的笑着。

朱允熥在一旁亦是脸色轻松道:“此次蒸汽机的研制造出,全赖张二工等人不辞辛苦,夙夜不眠,夜以继日,在有过无数次的失败之后,方才做成此事,居功甚伟,与国大功。”

“利民利国之举,咱向来不吝赏赐。”朱元璋笑语着,将事情基调给定了下来。

然而正值此时。

吏科都给事中魏樊却是从百官人群中走了出来。

“臣吏科都给事中魏樊,有谏言奏。”

朱元璋闻声,眼角微微一缩,而后依旧是面带笑容的看向吏科都给事中魏樊。

六科言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非三两人,职权上也几乎和都察院的御史们等同。

而吏科言官,则是拥有着等属于吏部的谏奏之权。

现在谁都能看得出,陛下要给张二工等人升官封赏。

那魏樊这个吏科都给事中,自然是有资格站出来说话的。

除了他,吏科还有两名左右给事中、四名给事中,对此事同样拥有着说话的资格。

魏樊脸颊消瘦,眉峰犀利,双目如刀似剑。

见皇帝并未禁止他开口。

魏樊便沉声说道:“蒸汽机之事,今日臣等已伴圣驾观之。力能吊运万钧重物,速能畅通万钧货物,实乃千古未有之物,大明举国之幸,臣为之贺。”

这位总掌吏科言道的都给事中一开口,开篇并无半分的偏驳。

然而下一刻。

魏樊话锋却是一转:“臣观今日,太孙于此事,似乎有奇功也。若无殿下全力相助,此事绝无成功之日,亦无我大明首位匠官之事。

臣以为,若论封赏,当以太孙殿下为首功,陛下可大加赏赐,以示圣恩浩荡公正。张匠官及余者匠人,朝廷当厚赏,赐予田地宅院金银,用以激励其志。

朝廷也应以张匠官等人之事,传晓百官诸匠工,不可使张匠官等人之功埋没。”

当魏樊的话说完之后,便见人群之中,今日出城来到此地的吏科言官纷纷走了出来。

“臣等附议。”

低着头的张二工听到了这位是什么吏科的上官话里的意思。

他们不希望自己被升官,只希望皇帝陛下赏赐些田地宅院金银给自己。

张二工觉得自己理解的是对的,是正确无误的。

魏樊等人就是在阻止老爷子给张二工他们升官。

朱允熥不用思考,便了然了这些人的诉求,目光淡淡的从这些人的身上扫过。

随后,他看向了詹徽这些红袍大员们。

在詹徽这位吏部尚书的嘴唇微微一抖,将要张开的时候。

朱允熥踏出一步:“孤无功,唯识人善用,或可自居。然蒸汽机制成之功……”

他停顿了一下,转身拱手面朝老爷子。

“臣以为,陛下当为张二工等人封升官职,以兹鼓励,以示公正,彰显我皇陛下治国圣明。”

说完之后,朱允熥目光斜觎魏樊等人,最后目光定在了詹徽这几名朝廷部堂大员脸上。

他已经摆明了立场,就是要为张二工等人求得升官封官。

詹徽的嘴唇微微的抖动着,最后微微张开,好似是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

随后,他便与任亨泰、郁新、茹瑺、王儁等人,不约而同的拱手作揖:“臣等附议。”

这句话,便是他刚刚想要说的话。

只是说的时机不一样,所代表的意义也就不一样了。

在太孙说话前后说出这句话,便是两种意思。

詹徽在心中微微一叹。

大明朝的官是越来越难当了。

不管詹徽等朝堂文官们在心中如何感叹。

朱元璋在太孙和朝廷部堂大员们都明确表示赞同的情况下,自然是表现出了皇帝应该有的从善如流的样子。

只见他大手一挥,目光一沉,看向张二工等人。

“兹有大明匠官张二工,携匠人数众,制蒸汽机,与国有大功。授承事郎,领正七品大匠师职,凡一应匠人,授将仕佐郎,从九品匠官职。朝廷另有田地宅院赏赐,并金银发放。”

朱元璋的赏赐说完之后。

张二工已经激动的两腿打颤,在他身后的匠人们更是直接就跪在了地上。

而激动的无以复加,全然忘了自己这个时候应该做什么的张二工,更是在身后的匠人同伴拉扯下,才反应过来,噗通一下就跪在了地上。

“臣等领旨谢恩,吾皇圣明万岁。”

张二工他们几人的声音已经被喊得破了音,却无法道清他们心中的激动和震惊。

自己终于向着仙鹤大红袍又靠近了一步。

自己现在不是绿头苍蝇的八品小官了。

俺张二工现在是能穿青衣(非戏子)绣鸂鶒的七品官了!

鸂鶒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