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子,整个行程就更加尴尬了。
自此之后,两个人都不再敢胡思乱想,也不再说话,只是专心的向外走着。有趣的是,温体仁带出来的护卫却也是悄悄地拉开了一点距离。
很快,前面的灯火越来越亮,传来的喧闹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两个人走到一个小路口,然后向右一拐,又往前走了十几步,突然就踏入了熊津夜晚最热闹的,也最明亮的骡马市大街。
自从大明接管熊津以来,这条叫做骡马市大街的街道就没有了骡马交易,所有骡马交易都统统退到城外,这里成了熊津的十二时辰都不安眠的不夜城。
熊津和所有的大明城市都不一样。
它是完全开放的。
按照朱由检的说法,当有一天熊津对每一个贸易船队都有好处的时候。对无论是大明、朝鲜、东瀛、弗朗机、法兰西都有好处的时候,这座城市就可以完全不设防。那个时候,每一个船队,每一个国家都会发自心底的去维护一个完全自由的商业城市。
“但是现在还不行,我说的是一个理想而已,你们现在需要做出一个面子上符合要求的熊津就好。然后你们就看着它自由的成长就行了。你们所要做的,就是在它还没有开始发展的时候,就把所有的土地放在自己手中。”朱由检在几乎每三天一封圣旨上写道。
在那个时候,温体仁觉得自己的皇帝陛下说的是酒话。他就没有见过一个自己能成长的城市。没有官府的投入,没有户部的银钱,这一切都和陛下酒后的做的诗词一般。
陛下在圣旨中说了还不算,几十天之后,一个由户部、四海钱庄组成的庞大的队伍就入驻了温体仁的大名贸易代表处,然后就开始清理土地,制定价格。
不到三个月,这一条大街就啪啪的打脸温体仁。
光是青楼,这里已经成了各个国家最好的青楼争奇斗艳的地方。朝鲜的自然是不提,东瀛的、南洋的纷纷从官府手中租下来临街的土地。开始建设自己的地盘,然后来吸引成千的在海上飘荡成年累月的跑船的汉子,将这些汉子的血汗钱从他们的钱包中掏光。
大明的锦绣阁开业的时候,完全将这些国家的风头彻底压了下去。
七十八块巨大的琉璃拼出了一道透明的、流光溢彩的橱窗,然后几十名姑娘端坐其中,或吟唱、或品茶、或刺绣,彻底点燃了熊津的热情和名气。
温体仁和岳和声自然是觉得很无所谓,而且也在其中看到了自己家皇帝陛下的手笔。
就在他们还正在对自己家陛下为什么总是在商业这种细枝末节上用心进行腹诽的时候,没想到,琉璃的订单彻底的惊呆了两个人。隶属于户部粮业局的琉璃制造厂的订单排到了三年之后。甚至有人送了一箱子的黄金给温体仁,只是想要提前插个队。
没有办法,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陛下朕的就是天选之子,有些自己这些凡人没有的能力和认识。
从那以后,食肆、酒楼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这条大街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