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亲兵还读了点书,说得头头是道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淤塞的河流,并不是所有的部位都不能行船,有些河道只是被堵了一半!再加上中国古代的小型战船,吃水非常浅,甚至河沟都可以勉强通行。
大片的魏军像是麦子一样被撂倒,地上横七竖八的到处都是穿着魏军黑色军服的尸体。
“高王,若是就这么行军,必死无疑。末将建议,主公带几个亲兵,换上渔夫的衣服,若是能在颍水岸边找到渔船,则上船走水路北上。
“我走汝阳吧。”
看到自己这边作战还很有余力,独孤信分出一千弩手,专门射击正在渡河的魏军,浮桥两边的泥坑中到处都是中箭倒地的士卒。
“唉,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大水如今早已废弃不用,特别是某些河段已经淤塞严重。
渡河这一招看似折腾,实则是唯一的生路。
然而,这些淤塞的地段,跟想象中的“如履平地”,差别还是相当大的。
……
于谨冷静下令道。
谢天谢地,一切如常!
“回去传令,告诉高王,全军可以开始渡河了。”
但他们总是还没碰到梁军的船只,便被淤泥所吞没。
这个选择是如此重要,甚至很可能影响到高欢能不能最终回到河北!
“确实如此。”
薛孤延猛然惊醒,发现这个计划里面有一个重大漏洞:他跟高欢,谁去汝阳比较好!
几乎人人带伤的队伍,走到了一条河边,前面已经没有路了。河流大体上呈现东西走向,很明白无误的便是颍水中很特殊的一段。
不过他们这一路没有多少人,最多不超过一千兵马。只知道是朝着北面的颖水去了,具体是往哪边不太好说。
然后巨大的后坐力,将其带飞,钉在不远处的淤泥之中。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高欢身边的亲兵甚至都来不及反应!
高欢吓得双目圆睁,全身都忍不住的打摆子!
刚刚还在跟自己说话的麾下莫多娄敬显,转眼间就被人“一发入魂”了,这种事情,说出去谁信?
俗话说战阵之上,刀剑无眼,当真不是在瞎说!
高欢侧过头看向长矛射来的方向,那边有一艘梁军的战船,因为河道淤塞,吃水深而无法靠近浮桥,只好射床子弩来干扰魏军过河。
“高王,末将护送您过河。”
想直接当平地踩过去,乃是痴人说梦。
打不过,跑不掉,无法应对。除了跑回召陵,别无选择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是报高王知遇之恩的时候了!高王,向北走!北面是颍水!”
“可是高王,繁昌那边,肯定防守松懈一些。汝阳(河南周口)河流汇聚,梁军在那边必然是布置了重兵啊!”
“冲过去,停下来就是死!”
“高王,冲吧,现在不能回头啊!”
不过预想中的伏兵并没有出现,但出乎薛孤延意料之外的是,用来“铺路”的木板居然不够用了!
他又说了句废话,此时薛孤延已经跟梁军前来堵截的独孤信部士卒杀在了一起。
他带头冲锋,麾下部曲不顾生死,硬是从独孤信设下的包围圈中,杀出来一条血路。高欢带着人跟着薛孤延,一起冲出了包围。
末将带着这数百残兵,伪装成主力,引开追兵。”
大水北岸的战斗异常惨烈,独孤信这边都伤亡了一千多人,所以魏军那边不可能有多少人冲出包围圈。
“走汝阳吧,去繁昌的想法已经被梁军看破,去那边死路一条。”
这让高欢很是头大!
邵陵城头上的魏军看着大水浮桥附近令人骇然的一幕,一个个全都面如土色。也不知道是因为饿,还是因为惊吓。
现在他们身后都是渡河的魏军士卒,若是高欢调过头返回邵陵,绝对会被黑压压一片的乱兵给踩成肉泥!部队的建制乱了,谁管你是不是主将啊!
只有不顾一切冲过大水,才能为自己争取一条生路!
今天这一局,傻子都看得明白,冲不过大水,绝对十死无生!只能乖乖投降把性命交给敌人处置!
但因为过河的魏军士卒只有不到几千,而且都是轻装没有盔甲(饿得穿不动了),因此一交手就吃了大亏!
他们毕竟是饿着肚子在打仗啊!就算还能勉强支持,又能有多神勇?
无限套娃无限循环,大家都是在猜大小,永远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答案。
“谨遵高王号令!”
首先,淤塞河道的泥沙非常柔软松弛,上面根本不能站人,很多甚至都是泥水混合物。普通人踩下去,会在顷刻间就陷进去,直接没过胸口乃是常事,运气不好人直接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