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送靓妹妹

都督请留步 携剑远行 3233 字 9个月前

这帮世家子弟顿时坐不住了!

没想到韦孝宽提前将一盆冷水灌顶,说要搞事只能先从四川这边搞起。贺拔岳闻言面色尴尬,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现实的情况是,如今的关中,人口凋敝,户口少得可怜,而且很多都被控制在本地豪右手中。

兵员不足的问题解决了,倒是又产生了其他问题。韦将军所言不虚,如今不如选一弱敌,战而胜之,拿到财帛犒赏三军。

“蜀地封闭,如何进军,如何保证粮草供给?

敌军若有防备,蜀地易守难攻,怎么攻城略地也是件难事。”

府兵出战是为了得到赏赐和军功(也就是更多的土地),亦是为了巩固与扩大这部分利益。

韦孝宽昧着良心拱手说道。

虽然如今设立了二十四开府,负责从军户中招募训练选拔府兵,府中军户皆为军籍不必纳税,也无须朝廷供养。但少了这部分赋税,朝廷能收上来的税便远远不够用了。

没错,府兵确实不需要朝廷供养,但问题也很大:朝廷损失了很大一部分财税来源。如果没有外来的财富补充国库,这种套路是玩不下去的!

北魏那时候的国情,跟现在关中的国情完全不同!北魏那时候北方不缺人,现在关中缺丁口缺得厉害,人的矛盾要远远大于地的矛盾。

看到贺拔岳面露不快,苏绰一脸无奈拱手说道,整个人看起来都很憔悴。

而西魏与贺拔岳,现在缺的就是粮食、财帛!现在就是使唤不动这些府兵,又不敢降低待遇。

如今贺拔岳也遇到同样的问题。

还是因为穷,没有钱又无法兑现这些赏赐,以至于现在府兵士气低落。

如今是高欢最虚弱的时候,搞定了高欢,困局也就解开了。

“府兵是军籍,全家不用交税,自备武装,甚至是自带干粮从军。其实自拓跋氏开国以来,便有类似制度。我等如今用来,不过是拾人牙慧,不值一提。

换句话说,府兵实质上的“军饷”,都是来自于官府分给他们家的田地,平日里不纳税不交租,亦是不用服徭役所产生的额外利益。

西魏军是如此军纪败坏,要不是萧绎太废物,搞不好宇文泰这一战会阴沟翻船。战后很多南人从关中逃亡到北齐,一时间西魏的名声可谓是臭不可闻。

既然顶不住高欢的压力,那就润吧,直接找后路。

一旁的韦孝宽不说话,显然是知道苏绰要说什么,懒得帮腔了。

要想约束住这些人,必须在战后有丰厚的赏赐,才能在作战时如臂指使。如果没有,那对不起,他们在战场上就会摸鱼,把抢劫抢战利品当主业,把打仗当副业。

瘸腿的府兵制度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直到北周武帝宇文邕打了“补丁”后,周军这才逐渐成为一支善战之师。

如果国内生产不够,或者存量不够。要么耗时间等着,要么去外面抢,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所以现在的问题又变成了:要不要出去抢,以及要去抢谁。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河北人心震荡,稍有风吹草动,很容易抱团取暖。若是我们出关强攻高欢,则是在帮高欢渡过难关,帮助高欢凝聚人心,攻河北下下之策,不可取也。

可别把底层那些人都当傻子啊!朝廷能不能拿得出钱来,那些人是有预判的。

朝廷穷得叮当响,瞒不住明眼人。

府兵改革的本质就是为了少花钱多办事,没想到苏绰的回答居然是没钱养兵!

越想省钱越是没钱,贺拔岳搞不懂这个逻辑关系。

面对朝廷许诺的丰厚赏赐,大多数府兵士卒的反应都是:连修长安城的钱都没有的官老爷们,肯给钱我们发奖赏?

领导一张嘴,底下跑断腿。只有真正办事的人才知道好事多磨是什么意思。世上没有那么多捷径可以走,能走的路多半都被前人走过了。剩下的无一不是荆棘遍地。

苏绰对着贺拔岳深深一拜说道。

府兵制度,说白了就是皇帝是大股东,士卒们手持员工福利股份,用自己的钱买公司股份,底薪低高分红。打赢了吃肉,打输了喝西北风。把战争当作一门生意来做。

“有话不妨直言。”

年关将近,刘益守还没来得及把亲信召集起来开年会,北面来建康的一艘商船,就送来了出自范阳卢氏的一位小美人,才十二岁!

说是送来给他暖床的。

事实上,贺拔岳刚才正想说要不谋一下河北。若是把河北弄到手,那基本上便可以实现南北对峙。运气好一点,甚至一统天下都不在话下。

这便是断尾求生的意义所在,世家最引以为傲的生存法则。

李希宗自知与高欢的梁子已经无法化解,所以横下一条心,派人把长子跟嫡女都送到南边来了,摆明了有跟高欢鱼死网破的心思。

看着娇羞可人的李祖猗,看着面有忧色的李祖升,刘益守心中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大家出来混都是政治动物,与其藏着掖着,不如索性就放开了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