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么?”云知笑了,“你尽管去说,我在这儿等着。”
林楚仙咽了一下口水,大概是这把柄实在过硬,语气稍稍变软,“我只是太想我姐了,偶尔会进她的房间睹物思人。这样,我看着她写过的文字印刷出来,仿佛她还在世……”
云知听到此处,神色才是真的冷下来。
看来这是不止一次了。
“你要是真的想念楚曼姐姐,何不直接拿她的文章向杂志报刊投稿……”
楚仙脸色一白,“日记里说的多是私事,我做不了这样的主。”
“你做不了主,就能将别人的文字挪为己用?”
“我没有挪用她的文章!现在谁写作文不引用一两句名人语录?报纸上的文章随便一篇,都能蹦出几句老生常谈的词句,我偶尔引用一两句亲姐姐写的东西,又算得了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楚仙说到最后,实则心虚得很。
她自诩聪慧漂亮,可从小到大,不管到了哪里,似乎总有人压她一头。
小时候在老宅的院子里,不管谁来家里作客,夸她用的是“不错”“好看”,对着云知则是不吝“太水灵了吧”“真是个美人坯子”之类赞许,后来五妹妹走了,她逐渐长开,总算“独霸”苏州孩子堆里一阵,直到大姐姐留学归来,都和那个身时髦打扮的孟瑶姐一时惊艳了上海名媛圈。
谁都知道,她有个温润如玉的科学家哥哥,惊才艳艳的大才女姐姐。
爸爸和妈妈眼里,也只有哥哥和姐姐。
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有多努力,不论是外文、功课、运动还是文艺,她几乎牟足劲,一点儿也不敢懈怠,就是想有一天,也成为别人眼中璀璨的星。
可好像就差那么一点点。
最初去看日记,确实是想姐姐了,某一次写文章,鬼使神差的,抄了日记里的文章。
意外的,那篇文章力压赖笑笑受了全校表彰,登了市报,从此她有了沪澄才女之名。
很快乔氏发现此事,狠狠批了她一顿。
后来,白先生说她的文章始终差了一口灵气,她到底还是没忍住。
但她学聪明了,或是借一些独到的见解,或是挪来一两句点睛之笔,这种文字里的游戏,乔氏那样的妇人是看不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