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长史刘大亮

这身公服向来代表着正义端庄,可穿在胡泰来身上,却怎么看都不大协调。

“我可警告你,跟了我之后,再不许干那偷鸡摸狗的事儿了!”

见胡泰来一双大眼滴溜溜直转悠,李佑气不打一处来,只好出言提点着。

“嘿嘿,放心,殿下!”

胡泰来搓着手,谄媚笑道:“我这看家的本事,是为殿下而练的。只要殿下不说让我偷,我是绝不会再偷的。”

“哼!”李佑轻笑一声,不置可否地将头撇到一边,继续吹风赏景。

李佑很清楚,这胡泰来依附自己,绝非是什么人格魅力,更多还是图他齐王这棵大树好乘凉。

但李佑收容这小子,也并非无奈之举。

毕竟这胡泰来为人机灵,又有一手偷盗本事,说不定日后能派上用场。

官船乘风破浪,一路朝西而去,要不了两天,便能再回到齐州。

……

相较于李佑,走陆路且更早一晚出发的兵曹参军事赵朗,早早地就回了齐州。

一回齐州,赵朗便带着领兵兵符回了都督府,向他的顶头上司刘大亮述职。

都督府衙门就坐落在齐州城中心位置,府衙占地极广,衙堂建筑宏壮雄伟,颇有大唐朝傲视天下的泱泱之风。

衙堂正中分为数组廨舍,供府内各级官员办公休憩之用。

最里间的廨舍最为宽大奢华,但那门口大锁落上,屋里空无一人——那是李佑的专属廨舍,平日里压根没人。

紧靠这间屋子的,便是长史刘大亮的廨舍。

所谓长史,便是朝廷地方衙门的辅官,通常是辅佐一把手料理政务的。

像那各州刺史手下,便有长史帮扶。

比如被派到齐州的燕弘智,现在就任着齐州州府的长史。

而刘大亮这都督府长史,虽也挂着齐州名头,但却比燕弘智的官位要高一些。

毕竟齐州都督府权掌数州,而且不止负责军务,甚至连州县的政事也有资格过问。

大唐建国时设立这个衙门,本是战时用来统调一方军事之用。

后来承平年间,又考虑到全国州县众多,全由刺史直接对接三省六部,怕是朝堂里那些相公忙不过来。便留了都督府这一机构。

虽然挂的是齐州名头,但这齐州都督府实际上就相当于数个州县的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