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华歆接着,汇报了鄱阳最近的政务。然后又对刘尚说道:“主公来的正好,前不久我有一个故友来访,姓郑名浑字文公,有才略,多智计,前依袁术,知袁术必败,所以渡江前来鄱阳,主公可愿见否?”

“郑浑?可是山东郑泰之弟?”郑浑此人刘尚虽然没有多大映像,但是一说起郑泰,那可是闻名山东的大儒,更是谋诛董卓的义士。

华歆也是感叹,道:“正是郑泰之弟,郑氏书香门第,世代皆是名儒,朝野闻名。窃为主公计,当善待文公,以收士人之心。”

刘尚暗暗点头,心想郑浑虽然不是什么大才,但是在魏国,那也是一方郡守,所在政绩斐然,要不然也不会留名青史,今日见到,说什么也不能放过。想到这些,刘尚急忙整理衣冠,对华歆道:“文公何在,我当前去拜访。”

华歆欣然在前引路,两人共乘一车,出了太守府,转过几道院墙,就见一座宽敞小院,虽然还是清晨,已经传来朗朗读书之声。听声音,还颇显童稚。华歆笑道:“此乃郑泰之子郑袤。”

话犹未了,里面听到动静,一名十三四岁的少年规行矩步出了大门,见了门外数百甲士,也不怯场,而是恭恭敬敬的对华歆行了一礼,道:“华太守来的好早,叔父正在后院,贵客里面请,我这就前去通传。”

刘尚见郑袤小小年纪进退有据,脸色从容,不禁好感大生,也回了一礼,然后对刘七道:“此乃书香门第,不可失了礼数,你等需小心在意,不可大声喧哗。”

刘七等听令,皆屏息凝神,小心翼翼的跟在刘尚身后。进去不久,一名中年儒士走了出来,他三十余岁,穿着一件朴素的长衫,行动间气势沉稳,眉宇间正气凛然,看到华歆立在刘尚身后,郑浑吃了一惊,紧走几步,深施一礼,道:“不知贵客临门,有失远迎。”

刘尚急忙起身还礼,道:“小子刘尚,久闻郑先生大名,今日一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郑浑也是一惊,听闻面前之人就是刘尚,也是连忙侧身避让道:“原来是振武将军,在下不过是白身,如何敢当将军之礼。”

刘尚笑道:“先生世代儒门,教化天下,尚仰慕久已,我不敬先生名爵,但敬先生风骨耳!”

第三十七章 孙军杀到

郑浑谦逊,谢过刘尚。两人分宾主坐定,刘尚道明来意,执意请郑浑出仕,华歆也在一旁劝说,郑浑见刘尚意诚,于是欣然同意。

华歆回到太守府,私下对刘尚言道:“主公虽然据有豫章,但是没有朝廷诏令,终为不美,今有郑文公在此,何不令其亲自前往朝廷进献方物,一来结交朝臣,以为内援,二来也可趁机讨要官爵,占据名分。此乃我肺腑之言,还请主公明鉴。”

听了华歆的话,刘尚深以为然。现今的天子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大义还在,华歆不提,他也要抽个时间向朝廷上表,把自己这个振武将军的官爵坐实。要是汉献帝被曹操挟持到了许昌,他再想讨要官职,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