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魏延若有所思,也不再多言,只是紧了紧手中的强弓,也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太史慈会那么受到信任。要知道,刘尚对于军权一向握的很紧,规定凡是将领,最多拥有亲卫不超过三百名,但是独有甘宁太史慈二人,特别允许拥兵一千,这样的殊荣,可以说是极其罕见的。

后面的刘尚,自然也听到了民众的议论,但是,他非但没有任何的不悦,反而向太史慈招手示意,道:“子义过来,今日你当与我并驾齐驱。”

太史慈道了声不敢,虽然过来了,依然落后了刘尚一个马头。一侧的魏延自然不好独自在前,也是微微的落后一个马头,这样一来,薛综自然也不好意思在跟在刘尚身边,也是故意退后,和徐晃在一个位置。以便更加突出刘尚的位置。

这样一来,原本还在议论的太史慈的众人,目光全部集中到了刘尚身上。有好奇的,有敬畏的,许多人更是不由自主的低下头,只敢拿眼角的余光偷瞄。当然,内中也不乏许多火辣辣的眼神,直接就是对着刘尚眨眼。

马上的刘尚,依然是一袭白衣。虽然辅国将军的官袍早就预备好了,但是至始至终,刘尚从来就没有穿过。就这样一身白衣,谈不上华丽,也不能说朴素,实实在在的,只能够说是一种纯粹的自然。仿佛追风的毛发一般,一人一马,初看时毫不起眼,但是越看越有味道。

官道的尽头,鲁肃早就带着人迎了上来。未等刘尚下马,鲁肃已经拜了下去,道:“恭喜主公凯旋而归!”

其余文武也一起拜道:“恭贺主公!”语态十分的陈恳。

呵呵一笑,刘尚翻身下马,摸着追风的鬃毛走过,几步走到鲁肃面前,一把抓住了鲁肃的肩膀,强行拉了起来,仔细大量几眼,笑道:“豫章诸事繁琐,有劳子敬了。”

“为主分忧,实乃分内之事!”鲁肃提着的心,就这么因为刘尚的一句话而放下了。他恭敬的侍立在刘尚身侧,道:“好叫主公得知,你走之后,有人来见陆姑娘了。”

“哦?”刘尚皱了皱眉毛,眼睛里闪过一丝狐疑,但是很快的,他的脸上又是露出亲切的笑容,大步走过鲁肃的身边,低声道:“看来鱼儿上钩了。”

一面大声笑道:“岳父大人在上,小婿有礼了!”说着,摇摇的对着乔玄下拜。乔玄当然不敢真的接受,尤其是当着这么多人,赶忙笑着小跑过来扶住刘尚,拉着他看了几眼,直到把刘尚盯着直起鸡皮疙瘩,才重重的松了一口气,道:“子任果然重诺。”

心底里苦笑,刘尚自然明白乔玄为什么叹气。原本他要出征交州,如果说有人反对,那么最激烈的一个恐怕就是乔玄了,毕竟士燮也不是纸老虎,一捅就破。万一战事拖延,或者刘尚失利,他的女儿该当如何是好?现在刘尚回来了,别人或许是喜悦,乔玄却是真正的放下心。

城中豪族,这时候也是纷纷挤了过来,这时候可不是讲究身份的时候,眼看着刘尚的地盘越来越大,兵力越来越强,这些人的心思也是越来越活泛了起来。这地盘越大,也就说明官位越多,谁不想趁机在刘尚面前留下个印象,不说为自己,也要为家里的晚辈求个好前程啊。要不是刘尚刚要娶妻,这些人恨不能把自己的女儿送给刘尚作为侧室。

对于这些豪族,刘尚也不敢过于怠慢。虽然因为垦荒以及流民,他的赋税大大的增强,已经不想别的诸侯那样过分的依靠的世家大族。但是,没个十年的修养生聚。想要完全不依靠这些豪族,那也是不可能的。就说各处官员,刘尚就不得不拉拢这些豪族,因为,最优秀的人才,就是出自他们之中。虽然寒门之内也有人才,但是比起这种数世的书香之家,依然显得薄弱。

城楼之上,不知何时,吃完了手里最后一个桔子的青年,突然也是趴到了城墙边,张着眼睛盯着无数绫罗绸缎中那显眼的白衣,有些惊讶的问道:“这就是刘子任?”

“就是那个混蛋!”混蛋,恶棍,这就是陆环对刘尚的称呼,反正她是女子,无礼一些自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