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王况说的寿山村周围的水里和山上还有好印石的事,可不能马虎,当下就亲笔拟了一张字条,让小黄门赶快给户部和徐国绪送过去,让他们第一时间内,要把整个寿山村周围的山川河流全收上来,这要是晚了一步,说不定,又被王二郎多挖了去,不过他这回倒是冤枉了王况,王况对山坑和水坑石那是根本没看在眼中,一个子都没动的,水坑石还好些,山坑石就是挖上几百年那也是挖不完,不值多少钱。
给王况起个表字算是完成了,李世民又问了些建安的情况,这些他都有得到过信报,但是看信报是一回事,听王况自己讲那又是一回事,李世民明白许多事情,在别人看来是这个目的,但王况的真实目的可能不是这样的,还是亲耳听到的来得更真实一些。
聊着聊着,见王况说得越来越顺嘴,李世民突然冒出一句:“卿当日可曾继续追查那投毒之事?”
“查了啊,但那人我可动不了,没奈何。”王况很自然的接了下去,还耸了耸肩,一摊双手,突然就僵住了,靠,被李老二摆了一道,没想到李老二竟然也知道玩这一招,先引得你说顺嘴了,再突然插一句,让你猝不及防下将心里想的说了出来。
这个桥段,也忒熟悉了吧,多少破案高手和推理高手,不都喜欢玩这一出,比如说怀疑张三杀了李四,也不和张三聊李四,而是聊其他的,等你放松下来了,突然来一句:“昨天李四说你干了什么什么……”张三在完全放松了的情况下,可能就会脱口而出:“不可能啊……”等等露出破绽的话来。
“唔……”李世民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而是摆了摆手,道:“继续刚刚说的说下去。”这下王况就不得不提起十二分的小心来了,要防着李老二又突然再来这么一下,把自己给诓了进去,要说别的可没什么,可要是突然的来一句:“王二郎你是哪人啊?”搞个不好,自己的来历就暴露了。
※※※
王况这一进宫就足足和李世民聊了一个多时辰,没人知道他们君臣二人到底聊了什么,两人谈话的时候,李世民是把身边的小黄门全赶得远远的,就连门外也不许站人的。
王况出宫的时候,还是那个黄门来引王况出去,这出去的时候,黄门对王况就更殷勤了些,王况可不想害人,让这个黄门以为暗中收了他的好处,而做出自以为隐密的事情其实却是被皇帝知晓而不自知,当下就说了皇帝已经知道自己给他金豆的事情,把个黄门给唬得三魂出了两魂的壳,脸色惨白,豆大的汗水忽的就冒了出来,眼中透露绝望,直叹:“完了,完了。”
“你慌什么,既然陛下到现在还没追究,那就是没事了,否则还能让你再来领某出宫去?”王况笑笑,这就是所谓当局者迷了,一慌乱,就连逻辑推理能力都丧失殆尽。只是以后,这给宫中人赏的事情,就不能偷偷摸摸的干了,对呀,既然李世民没追究,那就是说,自己可以明目张胆的给宫中人赏了?王况突然想到了这种可能,决定试它一试。
王况的一席话让那个黄门安下心来,是呀,既然到现在都没事,那就是没事了,否则真要追究起来,自己在先前离开御书房的时候,恐怕就被乱棍打死了,还能安然无恙的继续给辅国建安县伯领路?当下对王况的敬畏心又高了一分,瞧瞧,国公都不能也不敢赏的,他一个县伯就敢赏,也能赏,这建安县伯在陛下心中的分量,重啊,嗯,以后瞧见了林局令,咱多敬着点。
这还没出了西内苑,就见从掖庭宫方向匆匆的跑来一个寺人,只是一个寺人,连黄门都算不上的,气喘嘘嘘的赶了过来,叫住正要穿过兴安门的王况道:“敢问可是建安县伯当面?”见王况点了点头,就道:“皇后有请。”
长孙皇后要见自己?看来这宫里可真的没不透风的墙,自己才进宫一个多时辰,远在一两里路远的掖庭宫里的长孙皇后这就知道了,或者说,是李世民通知的?倒是有这可能。
当下,王况就随了那个寺人走了,却是没看到那个引他出去的黄门使劲的跟他打眼色,如果王况看到,肯定会明白那眼色的意思。
掖庭宫是嫔妃们的居所,贞观时,还没有说一个妃子一个宫的,基本上都集中在掖庭宫里,不过就是有封号的可以有单独一个寝殿而已,一直到贞观后期,西内苑东边的大明宫及皇城东边的兴庆宫建成,这才是皇后和贵妃都有单独一宫,其他妃子则是独领一殿。
掖庭宫王况可没少来,第一次来长安,他几乎就是几天要来一次,看看长孙皇后,一直到最后长孙皇后的病情明显好转了,王况这才少来了,可以说,整个皇宫里,掖庭宫就是王况最熟悉的地方,虽然不至于到了闭着眼也能走的地步,但许多地方也是颇有印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