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交易?”李严的八卦之心顿生。

“换个人回来!”

“啊!什么样的人居然值得公子用一国之地去交换?”李严大吃一惊。

“此人名曰赵云,便是上次护卫关靖前来高邑的那个白衣小校。”

“赵云此人真有这样的价值?”李严喃喃自问,脸上流露出来的是一种叫做羡慕嫉妒的表情。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哇!想当初自己投效公子时,别说是一国之地了,公子连一乡之地也没舍得花呀!当时就管了两顿饭,灌了一顿酒,结果就把我绑到冀州来了。不公平哇!赵云不过是一个百人屯长,想当初我李严好歹还是一县户曹呢!

刘和似乎看出了李严的憋屈,安慰着说道:“正方不要多想,赵云此人到底如何,你将来肯定能看得到。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若是今时今日把你和他换一下,我也会拿出一个安平国来换取你的效力!”

不管刘和这话是不是真的,但能这么说,却让李严的心里好受了许多。士为知己者死,要是公子觉得自己不那么重要,还混个屁啊!

李严默默调整好情绪,然后又问道:“公子若是就这么大张旗鼓地拿安平国去跟公孙瓒来换赵云,他必定心中生疑,到时候万一不同意,岂不是弄巧成拙?”

“被你这么一提醒,还真有可能!不行,咱们得赶紧想个巧妙的法子,既不会引起公孙瓒的注意,同时还让赵云高高兴兴地来到我的身边!”

刘和拍着脑门,陷入到了新的苦恼之中。

第五十三章 所谓的懦弱

当刘和与李严一起琢磨着如何用一国之地换个人回来的时候,荀谌、郭图和辛评三人正在为说服韩馥而做着最后一次努力。

尽管刘和的到来给这三人造成了很多麻烦,但他们依然对韩馥抱有期望,这也是他们没有随高干一起离开高邑城的原因。

当初,韩馥被董卓举为冀州牧时,正是冀州激烈动荡之际,韩馥手下几乎无人可用,于是向同乡好友荀谌、郭图和辛评求助,三人欣然渡河北上,尽心协助韩馥打理政务,各有所长,井井有条。

然而,世事如棋,变化无常。昔日尽心竭力的属下和幕僚,因为理念和立场出发点的不同,如今却在为别人劝说自家主公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