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和荀攸叔侄二人如今皆在曹操帐前效力,前面提到的钟繇虽然在长安为官,但也跟曹操暗中联系密切,仅剩陈群一人因为年纪尚轻,目前似乎还未被人所招揽。
韩韶的后人史书中没有记载,但也有人推测韩韶的先祖可能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而韩韶的后人则跟现任幽州牧韩馥有些关系。
总之,“颍川四长”个个了不起,不仅自己出名,而且培养和教育出了一大批同样出色的后人,为汉末乱世增加了许多光彩。
除了“颍川四长”养育的后人个个光灿夺目,在这个时代颍川还出了水镜先生司马徽、智者戏志才、剑侠徐庶等名人,以至于像荀谌、荀衍、辛评、辛毗、郭图等很有能力的文士,都难以排上号……
当然了,去年被某个“无赖”以绑架的手段弄到洛阳来的一代鬼才郭嘉,同样也是出自颍川!
汉末的颍川,之所以人才如此高度密集,跟遍布颍川郡的私家学馆不无关系,也跟颍川良好的学术风气有关。
只要蔡邕站在颍川书院里随便揪出一个书生来,说不定就是能够治理国家的良才。刘和请蔡邕前往颍川为自己物色幕僚,就好比是让一位目光敏锐的牧人前往羊圈之中挑选肥羊,实在是再拿手不过。
蔡邕虽然不是出自颍川,但他也曾多次游学颍川,对于颍川当地有名气的学社了然于胸,所以到了颍川之后,凭借他享誉海内的学识名声,吸引了不少的士人前来结交和拜访,顺便帮着女婿精挑细选出一批可用之才。
这不,当蔡邕在孙坚派出的卫兵护送下返回洛阳时,竟然为刘和带回来了年轻的陈群、荀彧的三哥荀衍,辛评的弟弟辛毗,还有一些书院当中有意出仕的年轻学子,一下子就将偌大的太傅府塞得满满的。
刘和看着跟随在老丈人身后的这一大群学子,乐得合不拢嘴,觉得自己总算有点暴发户的感觉。
为了让颍川来的这一大群士子觉得受到重视,刘和将他们全都安顿在太傅府中,天天好吃好喝的招呼着,还让蔡邕、赵温、郑泰、审配等有身份学识的长者轮流与他们进行论道,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以此满足这群颍川学子们指点江山的愿望。
刘和不急于给这些颍川来的学子们安排具体事务,主要是想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摸清大家的底细,看看他们的优点和长处都有哪些,然后再做进一步的打算。
刘和把颍川来的士子们刚刚安顿好,张济那边竟然也派了人来,将李儒送到了洛阳。刘和信守诺言,立即将张绣释放,准许他返回张济的身边。
张绣被刘和从长安弄到洛阳,基本上处于软禁状态,刘和对他并无太多恶意,所以就算洛阳闹粮荒的时候,张绣每日的饭食都不曾降低标准。败在赵云手下或许是张绣此生都无法抹去的耻辱和阴影,但他想要来个咸鱼翻身,只怕这辈子赵云都不会给他这种机会。
送走了张绣,刘和单独接见李儒。
对于李儒,刘和的感受有些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