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页

如今,袁绍不再妄图夺取冀州全境,更不再打幽州的主意,而是沿着刘和未来可能南下和西进的路线开始大量修筑防御性的工事,并且调派得力将领进行防守。如此一来,反倒是为他节省了兵力和财力,可以安心攻略并州的北方数郡,谋夺司隶地区的河内郡和河东郡。

日后,刘和若是要从东北南下和西进,就要与袁绍军展开一城一地的激烈争夺,反过来体会当初袁绍军围攻高柳数月不下的那种蛋疼感受。刘和自掌兵以来,极少发动正面的攻城之战,多数时候都是利用城池进行防守反击,少数时候则是利用骑兵高速穿插的机动性歼敌于野,所以还没有领教过攻坚战的那种胶着与惨烈。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结局到底会怎样,现在还难下定论。不管如何,因为双方的理智与克制,冀州总算是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却是免去了当地百姓一场浩劫,让他们在提心吊胆之中度过了又一年。

刘和从八月份动身返回幽州,在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内便彻底荡平公孙瓒,大败公孙度,还从东西两线挫败了兵强马壮的袁绍,顺利占据了公孙瓒在冀州的地盘,实现惊天大逆转。这样一条骇人的消息,经过有心人加入一些佐料进行散播,很快便从黄河以北传到了黄河南岸的司隶、兖州、青州、豫州、徐州、扬州、荆州。

相信用不了多久,远在凉州、益州和交州的其他势力也会得知这个“劲爆”的消息。

可想而知,当各个势力听说刘虞在幽州非但没有落败,反而越发强大以后,他们或喜或忧的心情。除了洛阳地区的官员和百姓们会为这个消息欢欣鼓舞之外,兖州曹操、徐州陶谦、扬州袁术、荆州刘表和关中的吕布、李傕、郭汜等人,都是带着一股子羡慕嫉妒恨的醋意和莫名的失落。

没办法啊,谁让软弱迂腐的刘虞养了一个胆识过人、智谋不凡的好儿子呢!

曹操已经从这次事件中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虽然假扮刘和东行的陈贵与邓海并未给他造成太大的麻烦,但老曹明白今后若是袁绍在河北扛不住刘和的反攻,那么到时候自己就要不可避免的与刘和发生一场大战,除非自己任刘和摆布,主动放弃现在到手的权力和地盘。

坐以待毙不是老曹的性格,先下手为强才是他的行事风格,为了今后能有足够的实力与刘和相对抗,已经稳固了兖州地盘的曹操将目光投向了徐州陶谦、青州田楷和北海孔融。若是能在刘和南下之前将青徐二州占据,曹操凭借中原地区三州之力,或许还有与刘和一较高下的本钱。

当曹操在琢磨徐州和青州时,一度没有了消息的青州刘备也在积极的暗中筹划,他的胃口比之曹操一点都不小,当公孙瓒兵败身死的消息传来时,大耳刘首先想到的便是如何搞定田楷,将公孙瓒残留下来的两万兵马一口吞下,然后从青州南下,占据富庶的徐州,从此获得一块真正的安身之地。

第二五八章 监察署与司令署

时间很快就到了兴平二年的二月份,辽阔的北方大地依然寒意逼人,看不见半分春来的景象。一条从蓟城太傅府行辕传出的命令,却让幽州和冀州的百姓感到了丝丝暖意。

太傅刘虞通令治下各郡县今年要与民休息,不仅减免了各县六成以上的税赋,其他诸如差夫徭役之类的苦累事情也被取消,充分体现了太傅大人爱民若子、心系苍生的胸襟。

老百姓们听茶馆内的说书人讲:上一次官府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仁政,还是在三百多年前大汉的第三任皇帝也就是文帝时期。那时候,大汉朝立国不久,各地因为经历了多年战乱,到处一片萧条破败,百姓的生活十分艰辛。文帝二年和十二年,皇帝下令减免天下一半的田租;文帝十三年,全部免除当年的田租。

为了做到轻徭薄赋,当时大汉朝对周边的敌对国家尽量维持和平,不轻易出兵而损耗国力。因为税赋收不上来,所以文帝生活过得十分节俭,宫室内常年没有增添衣服,各种车辇也不更换和增加,帷帐不施文绣,还下诏禁止郡国向宫廷贡献奇珍异物。

由于当时整个国家节制开支,与民休息,贵族官僚们也不敢奢侈无度,所以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到了景帝后期,官府的粮仓内新谷压着陈谷,一直堆到了仓外;府库里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都腐烂了,散钱更是多得无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