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页

田畴将第一场战事的前后经过汇报完毕,郭嘉开口说道:“这场战斗虽然并不激烈,参战人数也只有数百人,其中一方还是战斗力较弱的流民,但也有值得总结和归纳的地方。第一,在这场战斗中公子将斥候的作用放在首位,进入未知地域之后并不冒进,而是先派出侦察能力出众的士兵前往必经之地查探地形和情况,所以获悉前方发生变故之后可以从容应对。第二,在我方明显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对于敌兵的处理比较稳妥,没有简单的屠杀或者驱散,而是利用攻心之术将其收降,为接下来应对更加复杂的局面打下了基础。”

刘和听到郭嘉如此赞扬自己,实在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他现在久居上位,已经将一张脸皮练的刀枪不入,所以也就坦然坐在主位上听郭嘉的分析,不时还颔首表示认同。

当时刘和做这些部署的时候,只不过是按照直觉行事,其实倒也没有郭嘉分析的那么复杂,但这并不影响郭嘉将其中具有借鉴意义的内容摘出来供大家思考和领会。

作为战场指挥员,准确掌握情报的重要性不必多言,而如何妥善处置敌军降兵也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若是谁将其忽视了,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会导致一场失败和混乱发生。

郭嘉说完之后,众人纷纷发表意见看法,对于如何在复杂地形中使用侦察力量以及如何处置战俘降兵渐渐有了统一的认识。

在会议室的隔壁一间房屋内,才女蔡琰正手持一支纤细的炭笔奋笔疾书,将幕帘相隔的外间众人言语迅速记录下来,作为会议的原始记录留存。

“下面,分析第二场战事。初平二年八月中旬,地点冯家峪,当时我方参战兵力为……”

“下面,分析第三场战事。初平二年十月底,小种鲜卑轲比能率领两万胡骑侵掠幽州,首先出兵攻打马城,当时战场总指挥是太傅大人,我方的兵力主要分驻于马城至高柳沿线,阎柔部一万五千人马则占据着宁城和广宁等城池……”

第二九四章 密会居庸关(中)

两天的时间很快过去,参加会议的众人围绕幽州部队参与的每一场战事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并在刘和与郭嘉的有意引导下,从中得出了很多结论性的观点和看法,对于指导今后的作战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围绕马城防御一战,大家得出了三条非常重要的结论。

第一,单纯在边界线上构筑漫长的城墙工事,无法从根本上将游牧民族的骑兵抵御在外,因为随着防线的不断延长,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筑工事,而且还将有限的兵力分散开来,结果导致整体占优的兵力在每一个局部都变成了劣势。

第二,依靠坚固耐火的厢车车阵,配合一定数量的强弩手、长弓兵、刀盾兵与长枪兵,完全可以对胡人骑兵形成有效的防御,使其在开阔地带同样难以占据优势。鉴于此点,幽州今后要进一步改造运输粮草辎重的各种车辆,使其具备更加强大的运输和防御双重性能,如果要进军北方草原,则应首先修筑可供厢车行使的道路,依托这种车阵来保障大军的后勤运输。

第三,对付北方胡人的游击战术,唯一可行的办法依然是凭借己方骑兵大军,同样以游击战术来不断蚕食和袭扰游牧民族,使其始终无法安心的畜牧发展,最终衰弱下去,直至灭亡或者被同化吞并。

后世的历史反复证明,在热兵器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前,在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装甲部队出现之前,对付北方游骑兵最好的办法不是修筑万里长城被动防御,而是建立强大的骑兵大军,在战略上主动出击,凭借后方源源不断的后勤支援,最终将敌人消灭在北方的草原上!

类似的结论还有不少,比如将骑兵战术已经用到炉火纯青地步的赵云,非常冷静地提出骑兵虽然强大,但在今后南下冀州或者西进并州的作战中无法担任主力的结论。赵云认为类似白登城、晋阳城、邺城等防守坚固的城池据点,若是以骑兵担任攻城主力,不仅会造成巨大伤亡,而且很难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