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出之后,各州震动。先是曹操的好哥们袁绍对其表示沉痛的哀悼和全力支持,甚至愿意给曹操提供两万兵马,帮助其攻打徐州。紧接着荆州刘表、长安钟繇等人也是纷纷指责陶谦,认为他老迈昏聩,做出了天人公愤的事情。扬州袁术和北海孔融没敢吱声,冀州卢植和幽州刘虞则明确反对祸及无辜百姓。
原本驻守卢县的夏侯惇部,在接到曹操命令之后立即开赴蕃县,而清剿汝南黄巾的曹仁部也撤回兖州,与夏侯惇的兵马合在一处。曹操又另外征调两万兵马,由他亲自率领,直奔蕃县方向而去,讨伐徐州的部队于是达到五万之巨。
随曹操同时出征的有军师戏志才、荀攸和刘晔,有将领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真、夏侯尚、于禁、李典和吕虔等人,阵容可为极其强大。
曹操大军东征徐州的消息传到阴平时,桃子三兄弟没了往日的得意嚣张,刘备急忙派出简雍前往郯城,请求陶谦派兵增援。可惜不等简雍赶至郯城,灯枯油尽的陶谦终于咽了气,而陶谦在咽气之前,却是将徐州的事情托付给了手下从事糜竺!
历史到了这里,不再像另外那个时空当中那样,陶谦临死之前将徐州让给皇叔刘备,因为现在的大耳刘根本就不是皇叔,而正牌的皇叔刘和还在幽州忙着指挥抗旱救灾呢……
刘备明着暗着坑了刘和好几回,这一次终于尝到了自己种的苦果。别看刘和始终未曾干预和染指徐州事务,但他在关键的时候找准了关键的几个人,所以等到陶谦一死,便让刘备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提前布局。
刘和与东海糜家和陶谦达成的秘密协议便是:陶谦死后,陶氏后人由幽州来照顾庇护,但陶谦必须将徐州托付给糜竺,而糜家则要跟刘和进行联姻,确保不将徐州让给别人。
历史上,刘备发家考得就是东海糜家的鼎力相助,而现在刘和却截了刘备的好事,在他来到徐州之前便将糜家拉了过来,甚至还有意扶持糜家掌控徐州,等于是断了刘备一条出路,还给刘备竖起一个强敌,这一招组合拳的威力,实在是凛厉至极!
第三一三章 窝里斗,何时休?
曹操亲率大军东征徐州的消息传来时,郯城一片慌乱,徐州的各路势力在陶谦死后从暗斗升级为明争,使得郯城的形势进一步恶化。
陶谦在时,徐州便有以曹豹为首的丹阳派、以陈登父子为首的广陵派、以臧霸为首的泰山派、以糜竺为首的东海本地派、以萧建为首的琅琊派、以笮融为首的下邳派,后来又加进来一个桃子三兄弟。
按照陶谦死前的嘱托,掌握着郯城主要兵权的曹豹明确支持糜竺,而陈登父子则认为以糜竺的能力根本无法控制徐州局面,不如迎刘备前来郯城主持大局,驻守于开阳附近的臧霸则态度阴晦,似乎对糜竺和刘备都不支持。除了这三股最大的势力,琅琊相萧建图谋不轨,想要趁机自封为琅琊王,而下邳相笮融则忙着大做法事、修建庙宇,聚敛钱财。
暂时代理徐州事的糜竺被州内如此混乱的形势搞得焦头烂额,好几次都想辞去这个出力不讨好的差事,结果被弟弟糜芳死死劝住。糜芳对兄长说:“大兄何必如此慌张?就算徐州日后不保,只要我们紧紧依靠太傅大人和大公子,量那曹操也不敢对郯城和朐县下手,最终倒霉的还不是曹豹和陈家?”
糜竺仔细想想兄弟的话,觉得不无道理,大不了死马当成活马医,只要守住了郯城和朐县,糜家的产业就不会受损,经此一难之后,说不定糜家便能成为徐州第一豪门。
郯城是太傅刘虞的老家,城内如今还居住着刘虞的本家族人数百口,而城外则葬着自东海恭王刘强以下的刘氏先祖,就算曹操恨不得让整个徐州百姓为其父陪葬,但他也不敢把郯城变成一座死城,否则就等于是跟刘虞父子结下不可化解的血仇。
朐县在徐州的最东面,紧邻着东海,靠近海岸的地方还有一座可以容纳数万人居住的大岛,名曰郁洲山,糜家早已将此岛变成自己的私产,真到了形势危急的时候,可以将全部族人和部曲家奴转移到岛上去,然后乘船离开徐州。再者说了,糜家欲与郯城刘家结姻的消息放出去已经有一年多了,各方势力在打糜家的主意时,也得掂量掂量幽州刘氏父子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