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页

华佗点头,说道:“公子仁德之名早已传遍四海,华某所学岐黄之术便为治病救人,既然幽州和冀州需要我来,自当尽力为两州百姓做些事情,以尽绵薄之力。”

“元化先生未到之前,吾思索再三,觉得有三件事情需要您出手相助。第一,还请先生替幽州解除疫病的威胁困扰;第二,请先生和几位高足前往军中一趟,为我军中医士传授急救之术;第三,元化先生涉猎广泛,在医道一途卓越超前,为了能使先生一身所学延续千秋万载,吾有意在蓟城创办一所专门的医科学院,替先生广招门徒,著书立言,收集天下各种药草,提供各种试验条件,以供先生造福苍生!”

当华佗听到刘和所提的第一、二个要求时,还能泰然处之,但当他听到刘和说要为他而创办一所专门精研医术的学院时,不仅动容,罕见的露出了激动之色。古人讲究立身、立言和立德,如果刘和真的为华佗创办一所医科学院,就等于是帮助华佗同时实现了人生的“三立”,这根本就是无法想象的。

华佗起身,躬身向刘和行礼,口中说道:“公子如此看重医道,吾替天下医者感谢公子!”

随后,刘和与华佗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将他依稀记得的前生各种有关医学方面的知识全都讲了出来,虽然显得零碎杂乱,却也让神医受到许多启发,甚至是啧啧称奇,或者频频点头。

比如,刘和认为医道之术内容涉及广泛,各种医学典籍和药方药剂更是浩如烟海,如果每名医者都要从头到尾全部学习,没有几十年的辛苦钻研,根本无法挂匾行医,因此需要将医道进行分科,细分为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科目,然后让学医之人专精一科进行修习。

又比如,刘和认为推广防病防疫的基本常识十分重要,应该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事务常抓不懈,只有让普通民众都懂得了基本的医治常识,他们才不会去相信占卜、巫医之类的神鬼之说。

华佗尤其对刘和关于空气之中存在大量眼睛不能看见的微小生物这种说法很感兴趣,他结合自己多年行医的经验可以肯定刘和的这种说法是对的,只是暂时拿不出真凭实据而已。刘和还认为行医之人首先要做到卫生清洁,确保自身不受病菌之感染,否则不仅救不了人,甚至还会成为传染之源。华佗对此也深表赞同,觉得很多同行就是因为不注意自身的防疫防病,结果被病人所传染,最终医人不成反送命。

不知不觉,刘和与华佗便畅谈到了后半夜,如果不是因为担心伤了大公子的元气心神,神医只怕是要与他聊到天亮放肯罢休。

第二日午后,刘和陪同华佗师徒参观了已经正式上课的燕京大学,当神医看到蹴鞠场上奔跑跳跃的身影,看到剑道馆内挥剑锻炼的年轻学子,看到实验馆中各种新奇的设计和工具之后,内心有种迫不及待想要大干一场的冲动。

华佗问刘和:“日后藏书楼中可否放置吾所著之书?”

刘和回答:“藏书楼非为儒家而设,各行各科只要有开宗立派或者推陈出新的著述,皆会被收录放置其中!”

华佗十分满意刘和这个回答,心中更加坚定了传道授徒的念头。

又过了几日,刘和带着华佗师徒离开了蓟城,一同前往马城巡视。

赵云接替刘和正式出任了护乌桓校尉,他在得知刘和率众前来上谷和代郡巡视之后,格外重视,不仅派出副将夏侯兰率领两千精骑奔赴居庸关外等候迎接,还在沿途所过之处布下大量快马密谍,时刻关注刘和一行的行进位置。

随刘和西行的队伍之中不仅有郭嘉、田畴、徐邈、慕容平等人,更有整整一万龙虎卫士兵护卫左右,其实根本不需要夏侯兰前来迎接,而刘和这回出行如此兴师动众,也不符合他一贯的行事风格,除非是有重大的变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