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页

左灵知道赵云对自己并无恶意,因此如实说道:“临来之前,段将军曾询问过我们几个属下,投靠哪一方更合适,我的回答是洛阳。他又问洛阳现在有两派,投哪一派有利,我便如实回答投靠卫将军更加有利。如今卫将军既然不愿收留,想必段将军也会做出明智的选择,转而投靠太傅府。”

“我这就派人护送你回吴山大营,你只需将洛阳发生的事情如实告知段将军即可。另外,我有一句话麻烦你捎给段将军。若是段将军有意从政,我会向太傅举荐他接替朱公伟出任河南尹。”

左灵当初建议段煨投靠朱儁,便是看重了日后朱儁空缺出来的卫将军一职,而赵云却另辟蹊径,建议段煨从此放弃兵权,索性做个治理州郡的内政之官,其实倒也没有亏着段煨。以段煨喜欢发展农耕,到处修建庙宇的性子,当个内政官说不定是把好手。河南尹相当于后世首都直辖市的一把手,其实单论职位,并不比卫将军低。

左灵知道此时不是跟赵云讨价还价的时候,及时返回吴山大营将洛阳这边的态度如实告诉段煨才是正经,万一在这边拖的久了,说不定长安那边已经有人前去拉拢段煨了。段煨麾下还有一万出头的兵马,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如果能够收为己用,对于任何一方而言,都有明显的加成效果。

因为有赵云专门派出的人护送左灵回返,所以他不用偷偷摸摸地走小道,而是直接穿过申息军驻守的函谷关,然后从陕县茅津渡过河,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了段煨所在的吴山营寨。

段煨得知朱儁不愿多事,而赵云却有意让他交出兵权转而治理地方,一时陷入了犹豫之中。

长史便建议段煨说道:“将军,无论如何,这吴山大营是不能再呆下去了,先保住现有的兵马要紧。”

左灵也附和说道:“不管将军如何选择,但洛阳那边承诺向我们提供黾池和新安两县驻守并未改变,不如趁袁军尚未围拢过来之前,抓紧时间南渡吧!”

“罢了,如今形势逼人强,某也不愿跟着我多年的军中兄弟们在做无谓的流血牺牲,你们俩人便抓紧时间下去准备撤军的事宜吧!”段煨无奈之下,只得选择暂时退往弘农郡的黾池一带。

第二日夜里,段煨大军从吴山营内撤出,途径大阳县横渡黄河,在南岸的陕县上岸,然后折向东行,进入黾池一带休整。

驻守陕县的正是申息军副统领陈贵,赵云给他分配了一万兵力,主要是让他充当洛阳前哨,一旦长安方向有大军靠近,或者袁绍军强渡黄河,陈贵需要在陕县至少坚守五天,等候函谷关方向派出增援的部队赶来。

黾池和新安两县位于陕县至函谷关之间,紧邻着雒水支流谷水,属于弘农郡内产粮最多的两个县。这里的田地,如今大部分都被刘和赏给了申息军中的将士们,所以段煨率军抵达这里之后,见到的百姓并不如何慌张,似乎早已经见惯了大队兵马的来回行动。

黾池县令事先已经得了弘农太守卫觊的吩咐,所以等到段煨率军抵达之后,已经准备好了供部队入住的房舍,另外诸如粮草、被服之类的,也是一应俱全。

段煨手下士兵在河东与袁绍的军队已经对阵了半年有余,早已疲惫不堪,如今忽然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顿时人困马乏,好几天不见将士们出营转悠,全都埋头倒在营内呼呼大睡呢。

洛阳方面得悉段煨已经进驻黾池,赵云当即决定亲赴函谷关一趟,进一步劝说段煨,让他尽早交出兵权,以便自己后面部署河内的防守作战。

几日之后,赵云与贾逵亲临函谷关,守将邓海出关城十里相迎,军中士气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