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页

“还请您把投信的地方写给我,等我这次回去,一定好好给你们学院写一封感谢信!”

与杨霖这边诊断疑似患者不同,吴普作为这次的带队主治医师,却要承担最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替已经明确染疫的患者治病,把这些已经进了死亡门槛的病患从死神手中拉回来!

“蒋琦,马上准备一份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这位病患已经昏迷了,孟塳、赵柘,你们两个赶快准备送药器,将汤药给患者灌入腹中!”

“蒋琦,给我拿两份大青龙汤,一份白虎汤。”

“蒋琦,给我拿一份大柴胡汤,一份麻黄汤”

吴普不愧为华佗的亲传弟子,诊病的手段不仅高明,而且迅捷,隔离区内因为他的到来,一日之间便有上百染疫之人得到了救治,只把负责出药的蒋奇累了个半死。不过按照防疫队的规定,吴普每救治一个人,蒋奇就能有一成的功劳,按照目前这种救治速度,他很快就能凑足五十人的指标了。

白山城这边是吴普带领的防疫第二分队,集宁城那边则是华佗的三弟子李当之带队,人数比这边还要再多二十人,他们是第一分队,同样打着天正教的旗号。

除了这两个有名医带队的防疫小分队,还有十几个小分队分赴北方各个染疫区,如果不是因为刘和以研究天花病毒的理由强行将华佗、张机留在蓟城,只怕这两人也会亲自带队前往疫区。

华佗的大徒弟樊阿这些年医术进步很大,能赶上华佗的七成技艺,这次被刘和早早派往了洛阳。洛阳那边不仅有刘和的老爹,还有皇帝,更有刘和的一群手下,无论哪一个都很重要,刘和可不希望忽然有一天从洛阳那边传来什么噩耗。

第四九五章 有困难,找刘和

因为《大汉时报》的推出,刘和如今在北方稍有举动,很快就会传到黄河以南,除了洛阳城内的那帮遗老遗少们整日都在关注他的动静,就连其他各个势力也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刘和,生怕一不留神就被刘和给算计进去。

《大汉时报》的总部暂时设在邺城,洛阳作为分部,每次刊印新一期报纸的时候,两地都会约好时间,然后由邺城方面派快马走河内将刻版运送过来,这样就能做到同期刊发。虽然这样的发行方式会降低一些时效性,但在消息闭塞的时代,能够在一些大事件发生后的五到十天左右知道来龙去脉,相比于以前动辄需要一两个月才能知道,已经算得上是相当高效了。

最近几期的报纸,几乎被防疫的内容占据了全部版面,就连抗旱和赈济灾民的消息都要让路。当报纸上不时出现“天正教”三个字时,一些敏感的人便开始暗中派人前往黄河以北,打听这个忽然冒出来的教派究竟为何物。

各地的实际统治者们也非常重视收集和阅读《大汉时报》。曹操现在每天起床之后,就会问身边的侍者“今天有洛阳那边送来的报纸么?”袁绍则是躺在病榻上,让小儿子袁尚给自己读报,以便打发枯燥无聊的时光。卢植专门派人前往邺城联系,特意花钱给徐州订购了一百份报纸,并请糜家派出快船来往与邺城与东海之间,负责走水路传递报纸。远在益州的刘璋和江东孙坚,也派人前往洛阳收集过期的旧报,等攒够几期之后,一并让人秘密送回来进行阅读参考。

现在大家都意识到报纸是个好东西,如果用来引导和操纵民意,简直就是一件无往不利的大杀器。但是,印制报纸需要消耗大量的优质纸张,而且还需要养活大批的雕版工匠和印染工匠,这些不仅需要花费许多银钱,更关键的是需要技术支持。

像曹操、刘表和刘璋这几个大势力,他们倒是掏得起钱,但却没有技术。而像孙坚、刘备、张济、马腾、韩遂、李傕、郭汜、田楷这些小势力,要么是没有财力和技术,要么就是没有看清报纸的作用,因此更没有可能印制出一份报纸来跟刘和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