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当官的比当兵的多

武功三卫以后,精简亲军卫之事和工部大体上就没什么关联,工部的大臣们也都异常老实。

至于礼部、户部和刑部、兵部、工部、吏部这五个部,精简亲军卫对他们的影响也都不大,反对的意见不多。

亲军卫,是皇帝直属,裁撤亲军卫这种事,说白了是皇帝要自断羽翼,文官们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反对。

当年朱元章设置这玩意,为的就是能让皇帝有一支可以随时调动,只听命于自己的亲军,在斗不过别人的时候,可以随时掀桌子不玩。

朱棣裁撤亲军卫,也是土木堡之变后的无奈之举。

土木堡之变以后,亲军卫和五军都督府基本名存实亡,尤其是五军都督府,各地的权益基本都被兵部抢的差不多了。

亲军卫原本额定的人马总计有二十多万,土木堡之后刘聚裁汰老弱和一部分**,现在就剩下两万多人。

两万多人,却有二十六个卫的建制,随手一捞,都是各亲军卫的指挥佥事、指挥同知,当官儿的都快比当兵的多了。

如此臃肿的体系,单靠征兵是解决不了的,而且现在连年用兵,土木堡之后,朝廷抚恤那五十万败亡将士家属都掏空了历年积蓄,根本没钱再去扩充。

这才是根本原因,要是有钱,倒很好解决了,钱多反正什么都不怕,人不够了,招呗!只要待遇优厚,想当兵的还少?

问题是,没钱啊!

所以得从根本上下手,即裁掉一部分亲军卫,再把留下的亲军卫兵员渐渐扩充回来,只有这样,手里才有底气。

等到以后合适的时机,再添加十个八个的亲军卫,这也不是什么难事。

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文说道:“启奏陛下,诸亲军卫涉裁撤,不只涉及到卫所世袭的士卒、将校,还有大量的官员。”

“应当按照官职给予这些人一定的抚恤,使不必生乱。”

朱棣点头,看向一旁道:“不错,这个意见很好,户部、吏部,按照官职详细拟定各卫从指挥使到士卒的抚恤。”

户部尚书金廉和吏部尚书何文渊纷纷出列,连声遵旨。

户部和吏部没什么好说的,既是要裁撤亲军卫,那些世袭的军官是第一个问题,人家本来有铁饭碗,现在碗都没了,肯定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