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页

朱聿键第一次听这个名字时,是伴随着卢象升命陨巨鹿,他舍命相救的故事,可惜他与卢象升没什么交情。

“能舍命就卢象升的人,又能站出来反剃发令的人,当然忠君为国的血性男人,可他偏偏就保了鲁王。”

这几天不断有皖南各地抗剃发令的义军上表,求福建兵马北伐,支援皖南战局,他找郑芝龙说了好几次,那个镇海侯偏偏装傻,不愿意发兵。

“若郑芝龙能像翟哲一样,何愁清虏不灭。”朱聿键收起奏折,心中懊悔,若当时就任监国时立刻向浙东发出诏令,也就不会出现鲁王也就任监国的变故了,但当时浙东各府都已沦陷。

虽说国不可有二主,但眼下抗击清虏才最为重要。

朱聿键理清头绪,“等刘忠藻回来,看看怎么处置吧,最好的结果当然是鲁王退监国位。”

他想得很美,在他看来,这不是白日梦,属大明的各省府几乎都上表了,鲁王只要不是太过贪婪和愚蠢,就该知道怎么做。

鲁王当然知道该怎么做。

无论是谁坐上这个位置都知道怎么做……那就是永远坐下去。

有些事情急也急不来,福州的天气还是那么热,翟哲躲入崇明岛,柳随风每日到福州的的茶楼去喝茶。

刘忠藻正奔走在从浙入闽的山路上,每到府县,立刻换马,从绍兴返回福州花了六天。到了福州后,他顾不上歇息,回家洗干净浑身的臭汗,换了身衣服,直奔皇宫。

听说刘忠藻回来了,朱聿键饭也顾不上吃,立刻下令召见。锦衣卫出宫门时,正好见到刘忠藻赶过来,这两人还真是君臣一心。

小太监引着刘忠藻入宫,朱聿键才用完午饭。

福州所谓的皇宫,实际上是本地官绅联手捐助的深院,很简陋。登基大典前,有朝臣上奏要兴建皇宫,但朱聿键没有批准。现在再华丽的宅子他也住不下去,北伐才是他心中的第一要务。

刘忠藻俯身拜见:“叩见陛下!”离开时还是唐王,归来时已是皇帝。

朱聿键往前倾身,语气急促的说:“爱卿平身!”毫不掩饰自己心中的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