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顺想了一会,默默摇头。
太史昆道:“那仁多一族统兵十几万,他也惧怕梁氏?他的力量恐怕还在梁氏之上,他就没什么野心?”
李乾顺道:“与其说仁多氏忠于梁氏,还不如说他们忠于我夏国。”
朱大贵忍不住插嘴说道:“这怎么说的?他忠于夏国怎么还不帮着你亲政上位呢?”
李乾顺摇头道:“去年春天,我曾经找机会如此质问过仁多保忠。他说,他效忠的是夏国,是整个党项羌族,而不是我们嵬名氏。梁氏有开拓疆土的志气,比我嵬名氏更适合党项人的利益,所以,他仁多氏就站在梁氏这一边。”
太史昆笑道:“说的好听罢了。仁多氏以武立族,而梁氏恰好喜欢干些穷兵黩武的事儿,他们两家蛇鼠一窝,臭味相投罢了!若是你亲了政,息兵止戈整理内政,时间长了他仁多氏的势力必定下降,因而他不愿意支持你。”
李乾顺低头想了一会儿,喃喃道:“也许,是这样吧。”
太史昆又问:“野利、没藏两氏呢?他们又是为何忠于梁氏?”
李乾顺道:“野利氏么,实际上与梁氏也不怎么对胃口。他们这一族人,是忠于辽国的!”
太史昆瞪圆了眼睛,问道:“夏国的贵族,忠于辽国?”
李乾顺冷笑一声,道:“野利、耶律,本就是一个姓氏!昔日太宗开创夏国基业时,辽主曾派人相助,后来这些人留在了我们夏国,就成了野利氏。不过呢,如今辽国三分,辽主的势力最为微弱,可野利氏支持的偏偏就是他,因而,野利氏近来的日子也不好过。”
太史昆闻言,缓缓点头。
李乾顺眯起眼睛,道:“至于没藏氏,完全就是梁氏饲养的一条恶犬。这两族,代代通婚,就这样说吧,如今没藏氏的男人都是梁姓女人生下的!哼哼,我亲政后,没藏氏必须铲除!”
难道,你的母后就不是姓梁的么?太史昆脑中嘀咕着,同情的瞥了一眼李乾顺。一旁朱大贵开口道:“对了,还有个米擒氏呢?他不是最有钱的么?他怎么样?”
李乾顺道:“米擒氏是与宋国最为交好的,那宝仁号、雪月斋等在夏国的生意,多半都是与米擒氏合伙的。其执掌人米擒伯瑜今年高寿九十有三,与我爷爷景宗嵬名元昊都是一起吃过酒的。他老人家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识过,我夏国几乎所有的税、粮、铁、盐都控制在他手上,其实梁氏那几个女人,也是拿他没法子的。”
太史昆与朱大贵二人眼光一亮,对这个米擒氏大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