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页

……

一个父亲,能为儿子做些什么?也许一百个父亲会有一百种回答。而梁观潮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这样的:凡是儿子没有想到的,我要替他想到;凡是儿子想要而又做不到的,我要替他做到。

平心而论,作为儿子的梁乙尧这些日子来很勤奋。他几乎是一刻不停的忙碌着,为即将来临的皇位交替做着各种努力。

单单是一件龙袍,就花去了梁乙尧两天两夜的时光。龙袍这个东西在市场上是买不到成品的,即便是大宋那样繁华的国度,也没有龙袍出售。想要在登基那天穿上一件低调而又颇具威严的龙袍,实在是一件令人情何以堪的头疼事。

四十八个花色共计一百一十二匹蜀锦中,梁乙尧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确定了选用其中六个花色共计三丈五尺作为龙袍的用料;七十二个裁缝二百二十九名绣女,梁乙尧又花费了整整一天的时光选拔了四个裁缝八名绣女作为缝纫龙袍的人选。

梁乙尧体格魁梧,穿上大宋那种方领圆襟的龙袍样式显得过于宽大,这种设计无疑是要被否决的;而梁乙尧生的粗狂,汉代那种文雅的右衽龙袍样式又显得与他格格不入,也是一定要否决的。唐代龙袍上的玉环配饰梁乙尧不喜欢,三皇五帝的龙袍样式又早已经失传,好在到了破晓时分,梁乙尧终于寻到了一种最适合他的龙袍样式——大周皇帝武则天的那种锦绣牡丹宽沿儿大袍!又雍容,又华贵,穿在梁乙尧的身上一定好看的不得了!

仅仅是一件龙袍就花费了这么多的时间精力,那登基时的仪仗、祭礼、祷辞等等等等更是费尽了梁乙尧的心神!至于登基之外的种种琐碎杂事,他根本就没有精力去顾及了!

在这种时候,就轮到作为父亲的梁观潮出面打理了——默默无闻的,尽心尽力的为儿子打理这些繁琐的小事。

四家围城,兵情杂乱,梁观潮在需要部署兵力守好自家地盘的同时,密布骑侦去了解其他几家的兵力布局;梁氏部族大会参会各方心怀鬼胎,梁观潮派遣死士、暗藏利刃以备不测;兴庆府百姓夺粮暴动,时局一时暗潮涌动,梁观潮调兵遣将,已三千铁鹞子、六千甲士严阵以待,谨防暴乱祸及梁家堡;城内粮荒,另外三家兵马大量溃逃,一时间人心动摇,谣言四起,梁观潮调用白银两万两加发兵饷,稳定军心;二十万兵马投降李乾顺,嵬名阿吴、仁多保忠退入城中,梁乙舜、没藏氏、野利氏溃不成军,提前撤出帝位争夺,使得梁观潮遍体生寒、夜不能寐;仁多保忠被鸩杀于内堂之中,行凶者直指梁乙尧,使得梁观潮已觉出阵阵不妙;两万大军齐聚兴庆府东门,尤其仁多氏残兵皆以丧服出阵,梁观潮已经判定出了事端未来的走向!

两万兵马,要来攻打梁家堡!梁观潮急忙召集众将,令族弟梁观江率领一万奴隶兵藏于堡东密林,族弟梁观河率一万奴隶兵藏于堡西丘陵;令族弟梁观涛率六千甲士、一万奴隶兵守住城头;令族中勇士梁山豹率领三千铁鹞子伏于堡西草原之中;令一千亲兵怀揣利刃,更换平民服饰,备好马匹,以备大势已去时护主逃亡!

第045章 骑射

立在城头上的梁观潮挥了挥手,令手下小校传出令去:再等等。

对手做出的举动令梁观潮感到了迷惑。梁观潮为将三十余年,虽然没有上过边关战场,没有经历过驱赶着数十万被冠以“军队”称呼的百姓徒手攻击大宋坚城的血腥战阵,但是以他平定国内数十次内乱的辉煌战绩来说,他也算得上是一位见过风浪的老将了。

对手是一支骑兵,一支很不整齐的骑兵,他们跑起来乱糟糟的,似乎并没有中级军官的约束。最令人难以置信的并不是他们的军纪,而是他们赶路的方式。

这支骑兵是骑着马一路狂奔过来的,他们竟然毫不吝啬马力。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人也许会认为当一个骑兵是件美差,因为骑兵们可以骑着马,而不用辛辛苦苦的徒步赶路。实际上他们并不了解,一个骑兵步行的时候一点也不比步军少。

马力,是骑兵保命的关键。在一场历时一个时辰甚至还要更长时间的战斗中,马匹的力量就是他们生命的保障。不是每个骑兵都拥有赤兔、的卢这样的宝马的,一匹骏马能够承担着骑士连同甲胄、兵刃共计数百斤的负重奔驰上一个时辰已经是它的极限,一旦马匹在战场上脱了力,那么他的主人面临的就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