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一百盏油灯组成一个灯箱,在灯箱前方撑开一张白绢。太史昆的讲话会迅速的被写在白绢上,在灯光的映射下,即使一里路外的人也可看到文字的内容。这种方式,被太史昆亲切的命名为:大背投。

负责写字的,是两位老者。一位,乃是高大壮先生,而另外一位的身份有必要说明一下,他的名字叫做邱襄。

既然姓邱,那么大家很快便会联想到另一位邱姓汉子——邱小乙。没错,此老者正是邱小乙的父亲。原来归家探亲的邱小乙已于数日前接着一大家子人回到了天京城,而身子骨依然健硕的邱父自告奋勇做了太史昆的师爷。

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实际上这事儿也在情理之中。邱小乙回到家乡后,才发现自己原来已是不知不觉的成名了。

太史昆这家伙为了宣传天京城,不知道买通了多少说书人四处鼓吹天京城群豪的英雄事迹。寻常说书人在勾栏、茶坊中说一天三国不过几十文钱的收入,不过他们要是将评书的内容换成鼓吹天京城,一天可在当地的宝仁号中领取铜钱二百文!

作为主要男配角,邱小乙的名声已经伴随着天京城传遍了大江南北。既然已经是名人,还是以黑恶势力出名的名人,那么在齐州治下的孙耿镇,邱家人还有人敢惹么?小乙的老爹邱襄活了大半辈子,只不过是个没功名的老学究,不曾想到了暮年,居然占了儿子的光,成了孙耿镇上的老太爷!不仅镇上的乡正要经常到家中来问寒问暖,就连镇上几个最能混的泼皮都要每月初上门来点个卯!

于是乎,爷俩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老父问儿子:“爹爹我读了一辈子书也没个功名,那天京城能给爹爹我安排个官职不?”

当邱家满门老少齐赴天京城后,太史昆给了邱父一个答案:当然给官职!嗯……光禄大夫怎么样?

当然,太史昆这厮并不明白光禄大夫是干嘛的,他只是尽尽兄弟的情谊,给小乙的父亲一个安慰。不过小乙的老父邱襄可不是个甘心吃闲饭的人,老人家老当益壮,主动将太史昆身边的文案活全包了。

扯了一通闲话,咱们题归正传。天京广场上擂了一通大鼓,太史昆双臂一展,大吼道:“兄弟们!姐妹们!在场的所有老少爷们儿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太史昆!”

“嗷!!!”台下尖叫声响成一片。没办法,广场上每百平米中早就被安排了一个带头尖叫的内线,而尖叫这种东西,是会传染的。

“今年的中秋节,与往年不一样!今年的中秋,是一个会铭刻在历史上的中秋!你们!在场的老少爷们儿们,你们就是这个历史时刻的见证人!”太史昆继续咆哮道:“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是因为今晚会发生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而今晚到底会发生什么与众不同的事情呢?请允许我现场采访一位观众,问问他知不知道!你,就是你!”

太史昆随手一指,马植应声而道:“今晚是天京佣兵协会正式开业的日子,对吗?”

没错,现场采访的观众正是马植。这可是现场直播啊,怎么可能找个不相干的人出来露脸?大家都是av欢乐台的老观众了,这个道理不可能不会理解的。

“没错!恭喜你答对了!”太史昆振臂高呼:“今晚之所以会名留青史,是因为我要宣布,我现在宣布,天京佣兵协会成立了!”

绝大多数观众还没闹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爆竹烟花尖叫声又响成了一片。喧闹了十分钟,现场终于恢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