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页

“还是不用了!”刘璋笑道:“父亲没看么,魏别驾都快坐不住了!”

刘璋这么一说,刘焉果然发现魏攸的脸色一会青一会白,嘴巴一张一合,似乎想说什么。这也不怪魏攸,一个八岁的小儿做功曹已经很让人很郁闷了,哪怕功曹只是有名无实的闲官。可这治中从事乃是刺史高级佐官之一,主众曹文书,居中治事,故名治中。若是让一个八岁小儿担任,每天想想自己的顶头上司只有八岁,或者想想自己的下属只有八岁,别说魏攸受不了,就是底下那些官员也受不了。

“哼!”刘焉冷哼道:“如今乌丸人猖獗,我正要借助你的力量对付乌丸人,若是有人反对我的意见,那我就请他去击退乌丸!”

刘焉的话让在座的人都打了一个寒颤,若是他们能击退乌丸的话,还需要刘焉来做幽州刺史么?除了魏攸以外,那些小吏都忙不迭的赞同,生怕刘焉派他们去送死。

“父亲,我只要功曹从事!”刘璋见魏攸的脸都涨红了,不由笑道:“我要功曹从事,只是为了发现军中的人才,父亲也知道,很多寒门将才都被掩埋了!至于治中从事,那是文官之中重要的职位,孩儿才八岁,正当学习玩耍的年龄,不如让魏别驾兼任吧!”

“这……”魏攸瞪大了双眼,不可置信的看着刘璋。他实在想不到,一个八岁的小儿居然能有这样的气度和胸怀。魏攸不禁感叹道:“刘大人生一个麟儿啊!”

“魏别驾谬赞!我不过是与师傅多学了一点道理。其实我早就听说过魏别驾的大名,也知道您的才华,有您辅佐父亲,定能让幽州蒸蒸日上。若非我已经拜师,怎么也不会放过您这位大儒。不过,以后的日子里,还请魏别驾多多教导!”刘璋说完躬身一礼,一番马屁差点把魏攸拍晕了。

“不敢不敢!”魏攸作为别驾,乃是刺史副手。见刺史公子如此知礼识趣,他也不好太过矫情,而刘璋的气度和胆识也让他起了收徒之心。在魏攸看来,刘璋的资质不凡,若他的师傅名声不显,不如就让他另择门庭,若能有一个刺史公子做弟子,对魏攸来说也是不小的臂助,于是魏攸问道:“敢问公子的师傅是谁?”

“家师蔡邕蔡伯喈!”魏攸差点吐血,他和蔡邕相比,那真是寒鸦与鸾凤的差别。不过,蔡邕乃是海内大儒,他的徒弟也会被人高看一眼。原本刘焉就是汉室宗亲,如今又与蔡邕搭上了关系,这些本想给刘焉一个下马威的幽州官员们,都收起了他们的小心思!

第二十九章 为练兵约斗严颜

幽州官员就这样被收服了。当然,这也是因为幽州无能人的关系。就凭一个魏攸,实在支撑不起幽州刺史府这样的庞然大物。不过,若是让魏攸等人知道,刘璋腰间的宝剑就是那把可以先斩后奏的斩蛇剑,估计他们会更害怕吧!

幽州刺史府,在刘焉的带动下,飞快的运转了起来。安民、招兵、修葺城墙,一步步让蓟县走向了繁华。刘璋充分的发挥了纨绔少爷的习性,他每天带着史阿和一百禁军组成巡逻队,只要发现欺民的事情,他就会上前管理。一些不开眼的世家子弟,被他一顿暴揍还算轻的。若是遭到反抗,黄忠、严颜就会带着新招募的士卒前去“练兵”。

不出三个月,幽州大小世家被刘璋剿灭了三个,挨揍的人不计其数。幽州世家想设法将刘焉父子赶走,便派人去京城活动。可京城那些世家一听说是刘璋的事,立刻变了脸,谁也不想招惹这位凶神。当幽州世家知道了刘璋在洛阳的所作所为后,一个个赶紧回去让自家子弟配合刘焉的工作,否则挨揍都算轻的,有皇帝罩着,别说剿灭几个小世家,就算刘璋把幽州世家全灭了,他也不会有麻烦。幽州世家与洛阳世家比起来,实在不算什么。

刘焉在幽州的工作越来越轻松,加上刘璋的帮忙,竟然连政务都少了很多。其实官府本来就没有多少大事,最多的就是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可是往往犯下这些事的人,都是一些世家子弟。处理,会得罪一大票人,不处理,又不好面对百姓。又不是每个州刺史、太守都有刘焉、刘璋这种背景。那些世家子弟惹了麻烦,常常要当地官府擦屁股,这才导致了一些地方政务繁忙,就好像洛阳令和京兆伊,这两个官职、地位、俸禄都差不多,可偏偏管的事也差不多,正是因为世家子弟惹的麻烦太多,仅靠一个洛阳令或京兆伊忙不过来。

刘焉到幽州的目的,是收拾乌丸人。刘璋将蓟县内的世家子弟收拾完以后,便开始帮刘焉练兵了。不过,有刘宏赠与的近六百羽林军,刘璋倒也不担心基础士兵不足,于是他将新兵分为了两部分,一部给严颜带,一部给黄忠带。可惜的是,幽州偏僻,百姓凋敝。刘焉费劲心力才聚拢了两万部队,这已经是蓟县养兵的极限了。

说实话,黄忠和严颜很郁闷。虽然他们以前只是校尉、军司马,但是带兵、练兵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家常便饭,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可是刘璋的训练方法,却让他们十分奇怪。照黄忠和严颜的想法,练兵无非是每人发一把武器,然后传授杀敌之术。枪兵让他们学会穿刺,刀兵让他们学会劈砍和用盾,弓兵就是射术。刘璋偏偏推翻了他们那一套方法,让士兵学走路、学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