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的号角从魏军阵后传来,激战正酣的魏军为之一愣,自然听出了这是撤军的信号。虽然不明白丞相信陵君为何要下令撤退,但魏军将士们还是听从了号角发出的指令。因为魏军还处在微弱的上风,韩军担心魏军是在故意使诈,因此只是冲出冲杀了一小阵便折身返回了拒马阵。毕竟,谁知道,魏军是不是想要引诱韩军出拒马阵,在开阔的地上,以优势的兵力围杀韩军呢?!
在摆脱了韩军的纠缠后,信陵君率领四万大军直奔大梁而去,只留下一万人马给副将,让副将迟滞韩军。韩腾这个时候也终于确定,一定是魏国发生了什么变故,迫使魏军不得不撤兵。众多可能的猜测中,唯有韩王率领的大军将要抵达西塘渡口最有可能。
被打压了许久的韩军自然不肯放出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想要追击逃跑的魏军,但却被一万魏军死死挡住。而没有了魏军骚扰的韩国舟师则是完完全全扮演了运输大队的职责,半个时辰后,韩腾麾下的大军尽数渡过丹水。以羽林军为先锋,冲破了魏军的阵势,一万魏军尽数战死,但这个时候,信陵君已经率领四万大军走远。韩王亲自率领的二十万大军则刚刚出现在地平线。
第五十八章 说客之选
毫无疑问,公元前268这一年,大梁的夏天比往些年要显得更加闷热些。半个时辰前,几匹快马直冲过闹市,因为丝毫没有减速,撞伤了不少大梁的百姓。但当所有的人看清这些马上的骑士背上都插着的三把火红色的小旗,只能自认倒霉。因为,在魏国,凡是携带三把火红色小旗的人,传递的都是至关重要的紧急军情,即使是撞死了挡路的行人,也是没有丝毫责任,更遑论只是撞伤了。
很快,魏王宫的最深处传来急促的钟声,大梁城随即骚动起来。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是魏王紧急召见群臣的信号。联想到身负三把火红色小旗的使者在大梁城横冲直撞,有心人已经隐隐猜出,多半是魏国出了了不得的大事,而且很有可能,跟几个时辰前出征的信陵君有关。
没过多久,街道上的士卒突然多了起来,将所有还在街道上逗留的百姓驱赶回家。紧随其后的是百姓最熟悉打交道也最多的衙役。衙役们挨个街道的下达魏王的命令,大梁城即刻全城戒严,执行宵禁。望着血红色的残阳渐渐下垂,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即使再傻的人在这个时候也意识到,魏国,一定是出大事了。
魏国当然是出大事了,在韩王亲自率领的大军逼近西塘渡口后,信陵君只能含恨败走。最终,信陵君带领的十万大军平安返回大梁的仅仅只有四万初头。算上其余两个渡口的三万魏军和大梁一直没有动用的五万大军,整个大梁城只有十二万魏军。这也是眼下魏国短期内可以动用的全部精锐了!
得知韩国超过三十万大军逼近大梁,魏王完全没有了以往的优雅风度,直接瘫坐在地上,昏了过去。群臣们手忙脚乱,终于弄醒了魏王,魏王呆愣了片刻,才痴痴地笑了,说出了得知韩王亲征后的第一句话。
“都是寡人的错啊!都是寡人的错啊!如果不是寡人答应联合秦国,放秦军过境,如果不是寡人放走魏齐,惹恼韩国,又怎么会生出这么多的事端?!”
“臣等有罪!”见魏王一个劲的自责,群臣们纷纷下跪,长叩首不起。
“是寡人害了晋将军,是寡人害了卫郎中令啊!”魏王哽咽着,用充满自责的语气说道。
信陵君眼睛通红,不知道是累的还是着急上火抑或太过惭愧,微微抬起了头,言辞恳切地说道:“王上!臣无能,没有完成王上交予的任务,请王上责罚!”
停顿了半晌,魏王却是没有任何反应,信陵君只得又加了一句,道:“当初君臣商议,对联合秦国攻打洛阳一事都是同意了的。放魏齐出奔也是群臣的意思,王上不过是从善如流。若论罪责,不该由王上一人承担,臣身为魏国丞相,责无旁贷,理应接受王上惩罚!只是如今韩王亲征,韩国大兵压境,当务之急,乃是如何退韩国之兵保全大梁!请王上为魏国计,为大梁计,为十万大梁百姓计,保重身体!带领魏国渡过此次难关!”
魏王这才从打击中醒转过来,急切地道:“丞相,魏国还有救吗?”
信陵君见魏王好不容易振作起来,也不好太过打击,只能是一脸笃定地说道:“有救!有救!我们魏国乃天下有数的强国,又怎么会被轻易灭掉?!秦国两次包围我们大梁,还不是每次都无功而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