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韩军若是来犯……”有人请示道。
“打!打回去!”屈平说得斩钉截铁。
蓝田城外二十里,韩军营寨。
对于为了攻城而集结起来的大军突然下令解散,许多人觉得难以理解。但严格的军纪让所有的韩军士卒都没有提出疑问,在军中,提出疑问代表着质疑主将的命令,这可是重罪!士卒们都明白这个道理,校尉们自然也清楚,不过,韩腾有意令人放出风声,楚国派出了左徒黄歇担任使者来求和,是韩腾改变主意,今天不攻城的主要原因。
原来是楚国求和了!韩军心里觉得理所当然!毕竟,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像韩国这样,在敌人打到距离都城不过九十里的时候,还敢派出大军增援,还敢宁死不屈!事实证明,楚国的胆子其实很小嘛,蓝田距离郢都尚且有两百里,但郢都方面已经是鸡飞狗跳,楚国忙不迭地来求和!不过,韩国是那么好欺负的吗?!不少韩军士卒心里面隐隐下了决定,如果楚国不识相,自己不介意在楚国身上多捞一点军功!
“将军!楚国的这次议和怕是不简单啊!”中军帐里,李斯盯着书案上的舆图,若有所思地说道。
“哈哈!”韩腾笑了,说道:“何以见得?”
“楚国冒犯我们韩国在先,如果真的有意,至少也会提出割让几座城邑,但如今,楚国对此只字问题。我观黄歇言语闪烁,明显是有意拖延时间,好让郢都可以从容调集大军回师!”李斯分析道。
“是啊!缓兵之计!不过,黄歇此人甘愿冒险,倒也不失为一位忠臣,只是可惜啊!就算楚国这次是真心求和,王上那里,也绝不会轻易放过楚国啊!”韩腾感慨道。
在临行前,韩王对自己有过交代,无论楚国是否求和,为了韩国的荣誉,为了教训楚国,消除这个心腹大患,大军都要兵临郢都城下,好好震慑下楚国!只有惨重的牺牲才会让楚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其他国家再冒犯韩国的时候,也会好好掂量掂量!
第三十三章 吕不韦访赵(上)
十天后,时间进入十二月,天气变得愈加寒冷,北方开始陆陆续续开始下雪。即使蓝田位于秦岭以南,靠近江水,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南国,但空气中也充斥着一股寒凉之意!
河内战场上,也许是后勤补给的问题,也许是大雪的关系,韩、赵双方的战事虽然从未停歇,但战事的规模渐渐变小。只是,双方一直都很清楚彼此的伤亡。多达四万名赵军长眠于此,韩军战死的数量虽然不及赵军伤亡的一半,但长长的阵亡名单依然忙坏了各地的地方官员。因为在韩国,为国事战死的士卒的抚恤工作一直是由地方上操办。虽然不可否认,这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但也正因为此,韩国的军力才在短时间内超过了赵国甚至于秦国。
蓝田方面,楚国有意拖延了五天的时间,才给韩腾最后的答复,那就是蓝田可以割让,但必须得到韩国的国书,包围蓝田的韩军数量也不能超过两万人。韩腾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而是对黄歇表示,会把这一情况如实上报给洛阳。只是在这段时间,韩军对蓝田的进攻从来没有停止,甚至有越来越猛烈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楚国有些着急了,以黄歇为首的议和团队浩浩荡荡地开赴洛阳,只是他们是为了故意展现楚国求和的诚意还是想要借机刺探韩国的虚实就不得而知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从上游夷陵方向开来的上万大军进驻郢都,两万左右的大军出城三十里安营扎寨,楚国的这些举动证实了韩腾的猜测,那就是楚国对于这次议和并不奢求一定会成功!换句话说,楚国的诚意并不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