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贵摸着鼻子微微笑道:“翁毅阁神父,据我所知,前面的天主堂里有百余名雇佣兵,我不知道他们对我们是否怀有敌意,做为一个将领,我是不会允许眼前有威胁出现,我可以答应你不攻击教堂,但里面的兵士必须放下武器或者退回城里去,否则我军一定会采取行动来保证我手下士兵的安全。至于保证教徒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只能说尽量,据我所知英国和法国似乎正准备和俄国打仗,你们能要求英国、法国军人保证俄国教徒的生命、财产安全吗?”
翁毅阁哑口无言,萧云贵接着说道:“我只能说对我军没有威胁的平民百姓,我太平天国都会保证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如果是对我们有威胁的人,就算他是个传教士,我也会毫不犹豫的消灭他。”
翁毅阁还是不死心,为了让教堂能有点起码的安全保护,他只得硬着头皮说道:“我明白了,可是西王阁下,教堂里的士兵是担心教堂的安全才在里面守卫的,他们不是雇佣兵,他们完全是为了保护教堂,请让他们继续留在教堂吧。”
萧云贵摇头说道:“他们必须后撤,我不希望在我攻打上海的时候,背后还有一支军队威胁我的后方。请你放心,我西王是说话算话的,我以上帝的名义起誓,答应不攻击教堂就一定会做到。否则的话,翁毅阁神父,你认为那百余人能抵挡住我这里数千士兵的攻击吗?”
面对萧云贵赤裸裸的武力威胁,翁毅阁只得说道:“我只能回去尽量劝服那些小伙子,让他们尽快离开,请西王阁下看在上帝的份上,保存好教堂和那些建筑吧。”
萧云贵和洪韵儿对望了一眼,都笑了起来,徐家汇教堂那里不但有教堂,还有藏书阁和一些教会学校,这些都是占领上海之后可以利用的东西,两人都知道其价值,才不会舍得损坏呢。
萧云贵又以上帝的名义起誓一遍后,几个传教士才放心下来,跟着洪韵儿领着几个传教士离去,到营地中四处转悠去了。萧云贵等几人离开后,马上传令让林启荣、周立春等将领进帐来,既然援兵已经到了,就要重新布置兵力,力求围歼城内的清军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拯危医馆
过了片刻之后,林启荣和姚远带着手下两员大将赶到,这两员大将却是陈知命和李天熙,这两人先前和洪韵儿在破庙一战中活了下来,又经过历次大战,随后跟林启荣留守九江,积功已经升至师帅,此次西殿兵马东进,林启荣带领二将领一万兵马东进,九江留下五千兵马镇守,随后交割给了东殿。林启荣兵到无锡之后,留下五千兵马跟随陈玉成镇守无锡,自己便和洪韵儿、姚远一道赶来苏州增援,到了苏州之后,听闻西王领偏师攻打上海,左宗棠担心西王兵力单薄,便让洪韵儿和林启荣领兵赶到上海应援。
陈知命和李天熙两人都是在湖南加入太平军的,经历了数次大战,特别是同洪韵儿在破庙的一战中,两人和姚远死战不退,誓死守卫西王娘,忠心和意志得到了极大的考验,活下来后自然得到重用。
自从攻克长沙之后,西殿人马从数千人急剧膨胀到十万,原来的广西老兄弟和不少湖南加入的新兵已经成为西殿兵马的骨干,像李天熙这样升官极快的大有人在,李天熙在战火中锤炼之后,早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为了升斗米粮发愁的小民,而成为统领两千余人的师帅了。
而姚远升任西殿总拯危官,职同检点,按后世的理解就是军队后勤总医院的院长,每到一处姚远都拜访当地名医,邀请各地有名的大夫、郎中加入拯危馆。这几个月来,拯危馆向各军派出了数量极多的拯危急,担任战地医生和护理人员的职责,让西殿的医疗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让战场伤兵得到了救护,西殿伤兵因伤重而死的比例大大减少,这当中姚远的功劳极大。
拯危馆的发展也和资金充裕分不开,早在岳州萧云贵发了一笔横财之后,他就分拨了十余万两银子给拯危馆,每到一处太平军都搜罗名医、郎中,高薪邀请他们加入太平军,同时每到一处都积极采购药材、医书、各类药方,极大的提高了西殿拯危馆的医学水平。
四人进帐后向西王行了大礼,萧云贵笑呵呵吩咐四人坐下,还没等萧云贵说话,姚远便抢着说道:“西王,属下适才瞧见西王娘领着十几个洋人在营地里转悠,敢问他们可是洋人传教士?”
萧云贵点点头,姚远大喜道:“西王,能否让属下和那些洋人聊聊?我在无锡便听闻西洋医术和我们中土医术有大异之处,而且这些洋人传教士还在上海开设了医院,属下想和他们聊聊西洋医术。”
萧云贵和林启荣等人都笑了起来,众人都知道姚远这人干拯危官上瘾了,醉心于医术,见有新奇的医术往往都迫不及待的上前求教。总体来说,洋人传教士除了传教之外,他们还建立近代学校和医院,像雒魏林还在舟山开过医院。传教士的做法和从前黄巾军起义的做法差不多,张角也是一边赠医施药,一边传播他的教义,只是西洋医术比起中土医术来说,太过激进,中医讲究治本,通过调理人体让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得到提高,从而治愈疾病。西医则讲究治标,直接对症下药,通过药物和手术来缓解病人的病痛,虽然见效快,但对人体的副加伤害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