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和美国财团,相互间的关系极其复杂,各种矛盾纠缠其中,联合而又斗争,共生和寄生,控制与反控制,互相妥协而又互相牵制,有合作的时候,也有撕破脸拿刀互砍鲜血淋淋的一刻,但事后很快又会装成没事的人一般相互间笑脸相迎。他们间的恩怨,就象欢喜冤家一般,几天几夜也说不清。

被林汉和汉娜联手干掉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同样也是和寄生在美国身上的诸多财阀财团进行斗争的总统之一。罗斯福执政期间,他联合胡佛,对美国国内的财阀财团严厉打压,逼得这些“啃大树”差点把树啃倒的蛀虫们收嘴还吐出了一些东西。

而在打压财团财阀的过程中,胡佛这个人物同样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胡佛的帮忙相助,只怕罗斯福早就在执政期间象他的前辈林肯一般,严重损害了财团的利益后,在某次演讲过程中,被某个精神病人一枪爆头。正是罗斯福和胡佛的组合,在二战前将美国国内无法无天的华尔街财团,打压得喘不过气来,直到二战爆发,他们借着大规模的军火订单才得以重整旗鼓壮大。

在林汉看来,对财团财阀的斗争,这才是罗斯福对美国做出的最大贡献,而不是他带领美国打赢了二战登上了世界老大的王座——以美国当时的国力和战略环境,当时的总统只要不是蠢得出奇,登上王座都是必然的。罗斯福真正贡献巨大的,是他在这个关键点上,抑制了国内财团财阀对美国这棵大树“健康”的长远伤害,延长了美国的霸权时间。

但不是每个总统侯选人,都象罗斯福那样,会做和财团财阀进行斗争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的。约翰·南斯·加纳,就不是这样的人。他上台后,还是会搞新政,却不大可能象罗斯福那般和这些贪婪的华尔街财团做斗争。

这些华尔街的财阀精英们,他们虽然知道啃树不能把树啃倒的道理,但是,把树要啃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叫不能啃倒呢?

如果没有人去抑制,人类贪婪的本性,他们只会一直啃到他们认为的“再啃树就要倒”的最后一口前才会停止。

没有了罗斯福,没有胡佛的修剪和除虫,在这历史的关键点上,美国这棵大树,在二战爆发前最后的几年,朝另一个方向长歪,留下深深的隐患。

在美国的布局,林汉最大的野心和妄想,就是暗中使力,让美国更加地财团化,更接近所谓的“伪装成国家的财团”,然后这些想“啃到树倒前最后一口”的华尔街蛀虫们,自己玩砸了把树给啃倒了。

就目前看,这个想法就象天方夜谭一般,似乎遥不可及,但不去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冷战期间,又有谁会想到,昔日的红色帝国苏联,最后居然会以自杀的方式,近乎搞笑一般地结束生命。

历史,现实,有时是比小说还要离奇,还要yy的。

第68章 林汉的野望(下)

即使没有华盛顿惨案,胡弗总统谋求的二次连任也已是不可能的事。华盛顿惨案,不过是钉上棺材板的最后一颗钉子罢了。

他并不是这一事件最大的受害者和倒霉蛋。

惨案发生后,余波荡漾,事后追责中,联邦调查局(实际上此时的联邦调查局应当叫调查局,他要到1935年后才正式改名。)开始调查惨案时神秘的枪击案。很快,他们在现场附近的两座大楼楼顶发现了两把被遗弃的斯普林步枪、满地的子弹壳和一堆喝剩的酒瓶子。

对于因为华盛顿惨案而弄得臭名昭著的胡弗总统来说,这一发现无疑是让他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可以将屠杀案的罪责全部推到暗中狙击的枪手身上。在胡弗总统的严令下,美国各个情报部门难得地联起手来,全力彻查此事。(注:在罗斯福上台前,美国国内的情报部门五花八门,散沙一盘,组织相当地混乱,大家各搞各的完全没有组织性,后世著名的fbi和cia都是在罗斯福上台后才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