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战略目标很简单,黑虎掏心,首取长沙,湘军的首脑何健就在长沙,打下长沙,其余两地的守军也就斗志丧失,再要夺取也就更加容易。

红军的火力空前凶猛,外围的守军几乎是一触即溃。

到了九月三日这一天,满头白发的何键坐在长沙司令部的官邸里,愁容满面地听着城外响个不停的炮声。

红军并没有直接攻击长沙城,而是对城外的岳麓山发动攻击。

长沙紧靠湘江,岳麓山是长沙的屏障,只要岳麓山上摆上几门山炮,就可以轻易地俯瞰炮击长沙全城。作为何健的老巢,长沙经营多年,大小堡垒修建了不少。虽然这些所谓的堡垒全是很粗糙的土木工事,但对于1932年前,缺少重武器红军来说,却是每个堡垒都要用生命来填的死亡陷阱。

但在1934年,得到了苏、德两大工业强国暗中支持的红军来说,这些用土木堆起来的堡垒,不过是给红军炮手练习射击技巧的最明显的靶标而已。

若是从前,红军缺少火炮时,岳麓山的失守并不致命。但是当红军手中拥有大量火炮时,这里就成了决定长沙城存亡的死生之地。

何键在以长沙为首的三角地带,蚁聚了十万人的兵力。自从红军将战略重心从福建转向湖南后,意识到自己将成为红军的下一个目标的何键,就拼命地扩张军队作垂死挣扎。

只是军阀型的军队和革命型的军队相比,劣势实在太大了。革命型的军队,以红军为例,土改之后,即可以轻易地从获地的农民中征得士兵,加上政委教育,诉苦大会,几个月的训练,一个入伍的农民很快就可以完成从农民到战士的素质上的转变。

而军阀型的军队,什么都要慢半拍不说,士兵更纯是为军饷赏银而战,士气更是极差。在过去一年里和红军的战争中,何键已损失了接近一半的实力,这一年多他疯狂地四处抓壮丁扩军,又通过长江从各处进口一批武器,但扩充了一年,算上各种不靠谱的地主武装,手中的兵力也不过勉强达到十万人。

而到1934年九月,光是湖南本地的红军主力兵力,就已高达十八万,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扩充了三倍。这还不算没有被纳入正规军主力的地方游击队。

军阀型的军队对革命型的军队,兵力上绝对的劣势,武器更是不占优,长沙外围的阵地当地的湘军只用了不到三天就丢了个精光。

见识到红军炮火威力的白键,这时已意识岳麓山对长沙的重要性。派出手中的精兵死守岳麓山。可惜的是,他派出去死守岳麓山的部队虽然是“精英”,但本质上还是一只军阀部队,只为大洋银元而战,三个团把守的岳麓山,面对着红军的大炮攻势,不到半天精神上就全垮了,然后岳麓山轻易丢失。

攻下岳麓山后,红军将大炮搬到山上,以居高临下之势,开始朝长沙各据点堡垒直瞄射击。

长沙警备司令部里,已经连续落下了三发炮弹,炸死了几个倒霉蛋,更炸散了守军最后一点的士气。指挥司令室里,各类纸片零乱地散了一地,司令部里,这时已没有多少人了。一旁的电报室里,电报员正疯狂地朝南京和广西发报,内容无非就是:看在党国的份上,拉拉我们湘军一把。

但是已经身陷福建老鼠笼的宋委员长,是怎么也不可能为湖南派一兵一卒的。至于常德和岳阳的守军,常德方面在接到何健的命令后,倒是派出了一个师赶来增援,结果却在半路上遇了红军的埋伏,全军覆没。岳阳方面则毫无反应。那边传来的消息是,红军炮火猛烈,我军自保尚有不足,无力援助。至于广西的白崇禧,那里更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