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费雯丽的骨子里,还带着一点反叛反抗念头。女孩最后的那点硬气依旧存在,林汉能容忍这点硬气,甚至有意地保护着这点硬气。在他看来,如果少了这点硬气,费雯丽就会失色很多。

如今林汉已不需要借助萨菲罗斯号充当移动的传教基地。在德国的时候,萨菲罗斯号经过再次改造,重量减到了四百吨,为了减重,整个上层建筑被拆除大半,变成了一条纯粹的游艇。艇身的内部结构,也进行相应的大改,重心更低,更适合跨洋航行,如果在艇首装上两具鱼雷发射器,那就是不折不扣的鱼雷艇了。

林汉在英国用各种手段杀了十几个科学,然后拐带着英国妹子费雯丽,以及事前从瑞典拐来的英格丽·褒曼,在船上夜夜笙歌,身拥未来的两大奥斯卡影后,一路双飞“飞”过大西洋,一直“飞”到了美国东海岸的纽约市,在那里下了船,放下两个因为在船上纵欲过度加上晕船被折腾成软脚虾的妹子,把她们交给梦工厂派来的人接待。

和费雯丽不同,英格丽·褒曼早在两年前就被林汉的手下发展成了萨菲罗斯教的信徒,在路德维希城堡时,她是在《亚瑟王传奇》杀青前的一夜,自愿献身给“伟大的萨菲罗斯”大人的。在那一夜里,她还和费雯丽等一干未来的好莱坞女明星一起,和林汉拍了“圆桌骑士地狱”和“沉沦的格尼薇皇后”两部个人影片,当然,这是内部里番版,能看到的男性观众永远只有林汉一人。

第137章 大战之前

林汉并不是直接在纽约下船通过海关上岸,而是在把费雯丽和英格丽送走后,隐身船上,待一班从德国开往纽约的客轮到岸后,他设法潜上船,然后在船上的德国船员的接应下,通过混在船上下船的旅客中间,装成是乘船从德国过来的旅客,从那里通过了美国海关。

之所以绕了这么一个圈子,主要是林汉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和萨菲罗斯号之间的关系。如果他以“林汉”的身份,直接从萨菲罗斯号下船,美国海关的入关记录就会留下这个记录,外人就很容易查出他和萨菲罗斯号的关系。如果是以足球门神“克林斯曼”的身份下船,那美国海关就会缺少“林汉”入关的记录。今天的他已“名人”,在美国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美国政府的关注,不能不小心。美国之行结束后,林汉还要去日本搞大破坏一番,更不能让别人探出他和萨菲罗斯号的关系。

当林汉从德国邮轮下船,通过美国海关时,海关的工作人员一下子认出了他。过关时倒是没有遇上什么麻烦,只是几个海关的洋人粉丝缠着他向他索要签名。而后更被认出他的几个周围的游客稍稍缠住了一会儿。

前来接待他的人是林汉纽约时报的女记者路易丝,她搭乘着林汉送给她的加长型林肯车在港口接林汉。路易丝在林汉和德国方面的暗中支持下,如今在美国的事业一番风顺,现在已经荣升纽约时报的总编。

上了车后,林汉和路易丝直接在林肯车的后座上脱了衣服开搞起来。这款加长型林肯是德国的奔驰公司卖给林肯车公司的专利设计,在美国极受富人欢迎。前座和后座之间用单向可视的玻璃隔开来,非常适合边开车边车震。

林汉本来是想将路易丝发展成萨菲罗斯教的信徒的,可是后来想想,自己林汉的身份和萨菲罗斯教的关系,还是不要让太多的外人知道的好。即使是和他关系最亲近的十二圣女中,也只有最早的海莲娜和娜塔莎知道他的全部马甲身份。

好在路易丝现在也是林汉狂热的粉丝和兼炮友,自从那一夜露水情缘之后,路易丝已经被林汉征服了肉体,不要林汉主动要求,她掌控的纽约时报,也是一个劲地为林汉说好话。不过纽约时报这条线是一条重要的隐藏暗线,林汉暂时还不想要求路易丝在宣传上为自己做太多的事,他对她的要求,也只是要对方在报纸上看需要多发表一些“日本威胁论”。

这个时代,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冲突矛盾也逐渐加大,宣传日本威胁论在美国也算是政治正确,并没有给路易丝带来麻烦。

1933年时,路易丝靠着林汉给她送来的“白银法案”的情报,在美国炒白银期货,小赚了一票,如今也是一个小富婆了。

大报记者,最大的优势就是人脉极广,仅仅只是利用她手中的宣传平台,那也太浪费了。林汉和路易丝在林肯车上车震了一番,被送到居住的宾馆后,两人又在宾馆疯狂了一个多小时,喂饱了这个欲求不满的熟妇后,林汉把自己事前准备好的几篇关于日本的文章交给路易丝,让她过几天在报纸上发表。

和林汉一起躺在床上的路易丝,一边看着林汉给他的稿子,一边享受着他的按摩。草草地看过稿子后,她问林汉道:“林,日本和中国,真的会爆发全面大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