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军长安慰脸色有些惨白的梅登司令道:“不必担心那船,这只是投弹训练,我们用的是练习弹,使用的是普通的黑火药,装药也不是很足,一大半的装药都是沙子和染料。”
几分钟后,演习结束。完成俯冲轰炸“演习”的八架飞机在英国舰队头上七百米的高度的位置转了一圈,然后向北飞去。没等他们消失,南边的空中又过飞过来一队八架飞机,照例在英国舰队头上同样的高度又转了一圈,然后再飞走。
眼尖的英国舰员甚至凭肉眼就能看到,新来的那八架飞机,机腹处同样挂着一颗炸弹,只是谁也不知道,这枚炸弹里填充是tnt炸药还是普通的黑火药加沙子。
那条被“轰炸”的渔船并没有沉没,五艘内河炮舰经过他时,每艘舰上的成员都看到了他的状况。被漆成白色的船身上沾满红红绿绿黄黄的染色剂,在六月的阳光下十分引人注目。船头和船身位置各有两个澡盆大焦黑的洞,那是因为有两枚炸弹投得太准,直接命中了船体在船上爆炸造成的,导致船上起了一点小火,不过很快被上船灭火的船员扑灭了。这艘渔船由于是纯木头建造,虽然破了两个大洞,却还能顽强地浮在水面上。
上船的红军水兵简单地灭了火,填补了破洞后就将他拉到江边进行修补。对于经过的英国舰队,他们连多看一眼的兴趣也欠乏。船上的两个焦黑的大洞,就象咧开的两张嘴,正无情地嘲弄着被羞辱了的英国人。
这支由梅登司令官率领的内河舰队,最终没有在安庆靠岸。红军为他们准备好了交通艇,打下安庆后也已安顿好了当地的外国侨民。通过交通艇,英国军舰接收了数十余位因为战争而被困在安庆的外国侨民,然后掉头而下,沿途又在池州和铜陵两处沿江城市接收了侨民,最后灰溜溜地回到了上海。
不久之后,南京战役打响,扼守长江口的江阴要塞守军起义投共,长江航道彻底对外国舰队说“no”。在那之后,他的舰队就再也没有机会越过江阴,更在六月底,被赶出了上海。
本想借机跟着英国人在长江也搅点事的美国人,他们在长江上也有两艘小型的内河炮舰,不过听说了英国人在安庆遭受的羞辱之后,美国舰长“聪明”地抢在红军打到南京城下之前,就先一步将城内的侨民接走。美国舰长不是不想惹点事以昭示美利坚合众国在中国的“存在”,但是他也清楚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内河炮舰和岸炮及飞机对抗的下场。除非有华盛顿方面的指示安排,否则这种明摆着是拿鸡蛋碰石头,自取其辱的蠢事,他才不想去做呢。
第145章 刺杀天皇
六月份发生的战争,完全出乎日本人的意料。日本军方依靠从前的经验,原先的预想是红军会象从前一般,在九月秋后才发动攻势。但红军提三个月的行动,打乱了日本人的步骤。
五月底发生在长田町的爆炸事件,多名统制派高官被刺杀,给日本军部上层造成了不小的混乱,留下大量的空位,派谁来填补这些空位成了大问题。
日本军部,统制派和皇道派本就矛盾重重,爆炸案发生后,皇道派看到腾出来的空位,也象见了血一样的想要夺取。而统制派的人又怎么能轻易地让他们瞧不起的中下层军官轻松上位?双方之间又是一阵暗斗。不过由于日本天皇裕仁始终支持统制派,到最后还是由统制派推荐的人选填补了空缺。
也因为这样,皇道派和统制派的矛盾更深。在看不见的角落里,更多的暗流正在积累之中。
几天后,南中国的剧变发生时,日本军方由权力的争夺,转变成对中国态度意见的争夺。
日本军方对于在中国搅事,借此发动战争,复制一次“东北”奇迹,无论是驻上海的海军陆战队和还是驻华内河舰队的军官,都是很乐意这么做的。遗憾的是,在这个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日本国内却发生更严重的变故,整个上层乱成一团,现在根本无瑕处理在南中国发生的骤变。
五月二十二日的爆炸案发生后,东京连着戒严了七天。日本人疯了似地满世界地搜查调查,取找各种蛛丝马迹,最大的受害人就是倒霉的韩国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五月底的最后一天,东京的紧张的气氛开始减缓,但皇宫、首相府、国会大厦等重要部门的戒备仍然没有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