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机场几乎同时作出应对,起飞大批的战斗机针锋相对。一时间,浙江省的天空,有接近千架的飞机在空中撕杀。
这是一战后世界上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
……
自从日本干涉军从浦东撤走之后,林汉就将本体转移到了位于绍兴京杭杭运河的一条浅水五百吨级货轮上。
那艘货轮是他早就为自己准备的新的寄灵体,五月时就运到中国。比起上海,绍兴离舟山群岛更近,进行防空感知时,损耗也更小。此时红军的防护重心,已转移到了舟山群岛上的新建机场。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总部设在绍兴河道里的货轮上的防空指挥中心,一直通过无线电和林汉这个人形雷达指挥着前线空军的战斗。十月一日的大空战爆发时,情况也不例外。
十月一日,发生在浙江上空的空战,不过是八月十三日上海空战的放大版。唯一的区别是英国人飞机性能比起日本的九二式战斗机要好一些,全部都是时速超过三百公里以上的飞机,进口飞机中,性能最好的是数量不多的26战斗机,最大时速超过360公里。而为了缩小现役的斗牛犬战斗机和he51、fw90的性能差距,英国人给这款过时的双翼机更换更大马力的发动机,将时速提升到350公里,缩小了和对手的差距,达到可以勉强一战的资格。至于那四十架最新的格斗士战斗机,则被英国人当成了宝贝,由最好的飞行员驾驶。
十月一日这天,从六点开始,舟山群岛上的各个机场开始一波接一波分批次地放飞战斗机,从早上六点起到八点,每隔半小时放飞一个批次,总共五个批次四百二十架战斗机。
而红军方面,也出动浙江和上海境内所有的单翼战斗机fw90和he51和部分i16对抗。同时为了支援杭州,长江以北苏北地区也派出了三十架战斗机转场上海虹桥机场候命。在中国战场,争夺制空权方面,德制战机是第一主力。就连参战的苏联飞行员,相当一部分驾驶的也是德国战机,至于少量上战场的i16,红军用库存的德国发动机替换了苏联发动机,是性能有所提升的改良版。
十月一日这一天,英、美、苏、德四个国家制造的战斗机在从舟山到杭州一线的空中,你来我往,组队厮杀。在此地观战的各国记者,更是大饱眼福,事后报道此战时,称之为:“天上的飞机密集得有如蝗虫一般……”
从宁波到杭州一整个早上都可以听到双方飞机划破天空时发出的刺耳的嗡嗡声。英国人从先“送死”的日本陆航身上,得到了一些教训。但有些教训,不亲身经历是不会明白的,或者明白了,因为后方本土距离太远,想改也来不及。
和德系战斗机相比,英系战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够结实,同样也缺少防弹坐椅,火力密度也严重不足。本土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空军,想要增加防弹座椅是相当麻烦的事。
大机群编队互相对冲混战时,防护和火力的重要性会被提升到和速度相当的位置,但是在这空战最重要的三个要素,落后对手一代英国战机都不具备。相比之下,红军方由于有林汉这个穿越者的指点,从战机到战术方面全部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飞机性能处于劣势,客场作战,战术上又被对手开了“地图挂”完全压制,舟山岛皇家空军孤注一掷般的豪赌出击,最终依旧落得个大败的结果。
十月一日的大机群空战,皇家空军出动四百二十架战斗机,在杭州上空苦战半天,下午再次出击,又大战一场。
傍晚双方“鸣金收兵”时,英国空军指挥官清点损失时,很郁闷地发现,当天的空战中,皇家空军在浙江上空整整损失了七十八架战斗机,数十架飞机在返航后因为伤势过重被地勤宣布报废,另有上百架的战机带着各式各样的伤势不得不连夜抢修。
相比之下,对面的“联合国空军”(由于飞行员成份五花八门,中苏德,甚至还包括少量来自英法美的国际共产主义志愿者飞行员,所以林汉戏称为联合国空军),在空战中只损失了十余架战机,以及数架重伤后在迫降后损毁或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