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了林汉“银弹”的实力派兵头,则交出兵马给北进抗日的红军收编。山东的局势看似混乱,却在一个星期内就分出了“层次”,变成了登陆的日军和北上抗日的红军之间的对抗。

山东战场,成了中日之间交火的重点。

十二月六日早下午一点,青岛胶州湾。

青岛码头上,黑烟凫凫,时不时地还会传来弹药殉爆的声音。

看着被炸得稀八烂的青岛码头,日本第五师团长小矶国昭的脸色,黑得就象天上的乌云一般。

昨天他的部队乘船在胶洲抢滩登陆的过程极其的顺利,舰炮一响,守军几乎未做抵抗就自行溃散。一夜之间,上万人的部队轻轻松松就强占青岛码头成功。整个过程只有数名士兵伤亡。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第二天天色刚亮不久,一批来自南方的飞机在早上八点整时就集中出现在胶州湾上空,对着码头又是轰炸又是扫射,肆虐了足足二十分钟方才依次退去。

昨夜才刚刚登陆的日军,虽然轻松地夺取了青岛,根本还来不及完成飞机转场的工作。结果只能毫无抵抗地任由对手狂轰滥炸肆虐整整一个早上。

结果大批卸载堆积在码头上的军火物资被毁不说,一艘从日本运来的军火船也在轰炸中中弹殉爆沉没,从人员到物资的损失都极其重大。

南边的红军对于日本人在山东的行动早就心理准备。日军昨天才刚在山东登陆,第二天对手的空军就立刻做出了反应。

就在昨天得到了日本登陆山东的消息后,早有准备的红军立刻执行早就按准备的预案。驻扎在上海的二十架do17,四架测试版的he111,外加二十架hs129攻击机在当日下午开始转场苏北新建的野战机场。第二天一早刚刚蒙蒙亮,联同当地机场现有的飞机倾巢出动,直接轰炸青岛码头。

空军炸完一波后还不过瘾,返回苏北机场加完油,补充弹药后,第二波飞机再次出动,又将青岛码头炸了一圈。

日本人辛苦一夜,好不容易卸载的大批军火物资就这么被摧毁地港口码头上,而在空袭的过程中,被炸死扫死的日军人数超过了四百,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红军轰炸的时机选得很好,恰恰是登陆部队刚刚卸载,来不及建立防空阵地的间隙期。轰炸时码头这儿几乎不能组织起有效的防空抵抗,完全是任由对手来来去去地肆虐,毫无还手之力。

此次登陆青岛,日本人最大的问题依旧是没有空中掩护,第二次上海攻略战,加贺号沉没,赤城号被重创还在船厂维修,海军根本就无法提供航空兵掩护。虽然可以通过建在辽宁机场的战机进行转场,但首先让青岛的机场开始运作,原计划那批转场的飞机是第二天一早就从辽东半岛飞到青岛。

意识到自己手中的战机已经严重过时落后了,这几个月来,日本人花大价钱从意大利进口了一批最新式cr32战斗机。此次转场的六十架战斗机,全是从意大利进口的飞机。

谁知道红军抢先了一步,转场的飞机还没有飞到青岛,码头就先被炸了一轮。卸载的物资大半被毁,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航空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