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的声音?这么早就开始飞行训练了?”

寻声望去,黑岛仁看到黑压压的一片机群。出现在东北方向。他虽然残废,眼神却很好,眼尖的黑岛仁更看出这批飞机是双发动机轰炸机。

米店前人山人海的抢购大米者,此时也象黑岛仁一般。抬头望天。

“轰,轰!”

十余秒后,东京寺内响起了震耳的火暴炸声,更有多股黑烟腾空而起。当那群“神秘”的飞机飞过东京后,天下更下起了一片传单雨。

在海上行驶了近一个月,跨越过整个太平洋的美国海军。终于在六月二十日这天抵达距日本约一千米的外海,二十六架b25轰炸机依次从两艘埃塞克斯级航母的甲板上起飞,抢在日本本土防空军反应过来前,成功地将炸弓单扔到了东京。

对于美国陆军来说,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陆基轰炸机从航母上起飞执行任务。

当天东京、横须贺、大阪都遭受了这队美国轰炸机的空袭。

就轰炸效果本身而言,战果微乎其微,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但至少向日本证明了,美国拥有远距离打击日本的能力。

历史上虽然一部分b-25以空袭过程中遇上了防空炮火以及日机的追击拦截,却没有任何b-25被击落。

但这个位面稍有不同,由于英德两国战前和战时对日本的支援,日本空军的战斗机性能比历史上要高出一大截,尤其是德国设计,安装了英国梅林发动机的“飞燕”,更是高空性能优秀,速度快,攻击力也不差的战斗机。

原历史位面,日本国家缺少有效的防空雷达,而这个位面英德两家都出售了大批的雷达给日本——德国卖给日本的雷达是法国战役的战利品。前期虽然因为疏忽大意让美军轰炸机钻了个空子,但反应过来后,日本国内各地的防空雷达紧急开机,拼命地调动各地的战斗机起飞,在雷达的引导下开始拦截。而早在1942年开战前,李华梅吸收欧洲战争的经验,也对日本国内的防空体系进行了整顿和改进,提高了各地防空的连锁响应速度。

当杜立特率领的b25轰炸机群成功地轰炸了东京后,反应过来的日本各地的防空空军紧急起飞了大批战斗机就蜂拥而至。虽然现在日本的主要空军力量都集中夏威夷和阿留申群岛方向,一线机场不到两百架战斗机担任本土防空任务。

以杜立特为首的美国陆军飞行队,原计划是轰炸完毕后就穿过日本进入中国境内,然后由中国空军引导在中国机场降落。

结果这一行动方案,从轰炸东京成开始,就象捅了马蜂窝一般,一下子就遭遇了大批日本战斗机的围追堵截。

和历史上1942年4月空袭东京最大的不同是,现在是1943年二月,现在的日本防空力量远胜历史同期。由于日本仅在太平洋方向开辟战场,没有多点开花。本土也能保持相当数量的防空力量,加上有雷达相助,在追击索敌时也能更加轻易地找到偷入家门里的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