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非是他认为耶律楚材没有才,相反地,他此时对耶律楚材的才学佩服得五体投地,只是这样的一个人,要是真的“以儒治国,以佛治心”,对于蒙古人来说,不异于对牛弹琴。
很显然,王敬诚和刘翼也相当怀疑,就是那插不上嘴的何进也是不以为然之情溢于言表。
耶律楚材见诸人皆不信,口中辩解道:“诸位拭目以待,我汗乃难得明君,武功自不必说,蒙古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大汗锐意进取,雄心可以与天一试高下,又对我等出身中原之人宠信有加,若有建议,皆一一采纳。而我等自当鞍前马后,一展自身所学。至于这登台拜相,倒是无所谓了,我若想据高位,还不如留在中原。”
“那是、那是!”赵诚见耶律楚材如此执著,并且看上去遇到了成吉思汗,如同饥渴之人遇到了甘泉一般,他心中只能表示同情,甚或也有钦佩、不屑或者憎恨等等复杂之情。
赵诚在想,是不是找个机会将这个大胡子宰了?
第二十一章 兄弟(一)
一日,赵诚仍在天花乱坠地说书:
“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了那妖精。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那唐僧坐在地上,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前就听说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人言道吃他一块肉,长生不老’……好妖精,竟化作了一个美貌的少女,说不尽地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好妖精,按落阴云,又摇身一变,化作了一个老妇人,年满八旬……孙大圣无法,只得忍气别了师父,径自返回水帘洞,独自凄凄惨惨,见了那东海潮声,想起了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赵诚说到紧要处,众少年俱都屏气凝神,生怕打扰了赵诚的思路,说到高兴处,众人手舞足蹈,最后说到伤心处,少年们也跟着悲伤起来。全都是少年人的习气,或者说还没被污染。他今天说的有些兴奋,大概是手中酒杯中的葡萄美酒接而连三往肚子里倒的缘故,他的脸膛因为酒力或者还有那红火的用来取暖的柴火的缘故,如同抹上了一层胭脂。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赵诚照例以此结束了今天的故事会。
“更新、更新!”众少年立刻聒噪起来。
“嗯,我将来长大了,要是领兵,就率十万精兵,去那西天看看真经到底是什么模样!”拔都感叹道。赵诚听了这话,心里大是惊讶。
“哼,那里又不挨着你们家的兀鲁思,还轮不到你操心!”贵由讥笑道。
拔都瞪了他一眼,忍着心中的气,没有跟他计较。贵由说的是事实,他的父亲窝阔台的封地离印度近一些。
“哈哈,两位殿下不必争执,那天竺之国的佛寺早就差不多灰飞烟灭了,所谓盛极而衰,就是这个样子。”赵诚笑了笑,口中却鼓动道,“不过我听说那里颇为富庶,比中原还要富庶,有贵重的胡椒,还盛产昂贵的金钢石,各位殿下将来不妨去围猎一番,将那天竺阿三灭了去!”
“不儿罕,你再多讲讲、多讲讲!”忽必烈却扯着赵诚的袍子哀求道。他仗着人小,每次都坐在前头,一直就挨着赵诚坐着,一双眼睛忽闪忽闪,崇拜地看着赵诚,让赵诚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