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胜负如何,且听下文分解……”赵诚又用这样的语句结束了这五回书。
“好书、好书!”郭宝玉拍着大腿,口中又惊叹道,“妙啊、妙啊!”
“不儿罕,莫非是以《三国志》为据,编这《三国演义》?”耶律楚材赞叹道,“不儿罕,真是天上才有的人物啊!接着讲啊?”
“哪里、哪里,演义而已!若是换成蒙古语,就失了味道!”赵诚面不改色,口中谦虚地说道。他将继续着他的抄袭大业,心想既然抄了吴承恩,何不抄了这罗贯中呢?若是能留传于世,那岂不……
赵诚心中想的很美,却听耶律楚材道:
“我听说大汗命你教授王子们有用之学,而你却束手无策,不儿罕何不给小王子殿下们说这《三国演义》呢?你虽只说这几回书,但我猜想后文定会囊括诸般谋略、纵横、文治武功与用人之道,这正是殿下们需要的啊,就是大汗若也是听你说书,从中当有所获益!”
赵诚脸色大变,心说这人不能太卖弄了,口中称道:“两位大人皆是饱学之士,出身中原,说与你们听,自是通俗易懂,若是说与蒙古王子们听,他们恐怕会究其根源,因为他们不知中原风物,更不知中原人情与是非,定会觉得过于艰涩难懂。”
“此言差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正因为不知,才更需问之,如此方能知大义也。”耶律楚材又反问道,“你那《西游记》不也是用蒙古语说的繁花似锦吗?正是因为如此,那拔都殿下说将来要提兵十万攻打那天竺佛国,因而惹出事端来吗?”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聚豪杰,用贤良,成就一方霸业,若是蒙古小殿下们听了你这书,恐怕都会沾染上我汉家的豪杰风范,多了几份儒雅,也可少了一份好杀之气!”郭宝玉也道,“若是了解了汉家之事,大汗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定会早日实现。”
赵诚一时目瞪口呆,他真想让自己在外面冻死算了。
“可是这演义,讲的匡扶汉室,复兴汉家天下,难道这个也可以?”赵诚终于找到了一个借口,“我可不想被大汗认为我有所图谋!”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也!”耶律楚材的回答也很精炼,“你那《三国志》,还是我的藏书呢,可大汗也没说我是素有反意!”
“可是我赵诚才疏学浅,想写下去,却是无辞可写,想来是我江郎才尽吧?”赵诚推辞道。
正在这时,“啪”!帐外传来一声声马鞭子抽打发出的声响,又夹杂着蒙古人的叫骂声:
“你这汉狗,我叫你逃跑,害的老子大雪天四处抓捕你!”
赵诚心中一动,他自从来到这大斡耳朵,对这“汉狗”两字极为敏感,第一次听到是那贵由曾这么称呼自己,不过赵诚已经借故教训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