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页

“那若是换成公子,怎么去做呢?”王敬诚饶有兴趣地问道。

“若是我,我便说行汉法施仁政,每年能得多少银钱,又能每年增加多少银钱,比杀人抢劫赚得多,而且是稳赚不赔,还不费力气。”赵诚双手一摊,“我能这样保证吗?不能,谁敢这么保证?所以还是白说!若是打仗杀人,什么也得不到补偿,谁还愿意还这么干?杀人也需要有举刀的力气。”

“书上说,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要我看呐,这利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必往也!”王敬诚道,“君王利在天下社稷,一统山河;文人利在名声,著书立说,希望自己的文章辞赋流芳千古;百姓利在填饱肚子,安居乐业,不会流离失所,也就够了;有德者利在建功立业著于史册,无德者利在身家性命。皆是利也!明远弟刚才所言之经世济用,也是利之所在也,不过却是高了不止一层!”

“王兄之言,倒是让我刮目相看。”赵诚道,“我记得我第一次见到你,可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这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公子相处久了,就只看到利。”王敬诚抚着后脑勺,有些恼怒地说道,“只是,我还没看到我的利有没有实现的那一天。”

“和气生财、和气生财,安全第一、安全第一!”赵诚口中似答非所问。

赵诚回头见朱贵还站在门口,便吩咐道:“老朱啊,你站在那当门神啊,不如今来烤烤火!”

“是,公子爷!”朱贵闻言默默地走了进来,却是席地远远地坐在一旁,不敢跟赵诚等人坐在一起,乱了尊卑。自从赵诚认识他以后,双方从来没交谈超过三句话,赵诚起初还以为他是哑巴。长年囚徒的生活,让他已经麻木,连语言交流的技巧都忘却了,只知道服从命令。

赵诚的目光看向帐外,天空中又开始飘起了雪花。

第三十章 相马(三)

赵诚这日破天荒的到拔都的毡帐里去坐坐。

拔都这个人很显然已经将赵诚当作自己的朋友,一方面赵诚不把他当成一个高不可攀的王子看待,想骂就骂,想动手就动手,让他产生了“自虐”的倾向;另一方面,总是给他带来新奇之感,让他不至于无人可谈心里话;最后,当然还有成吉思汗赐给赵诚的那根马鞭,让他产生畏惧心理。他不知道,赵诚之所以对他另眼相看,那是有原因的。单就赵诚的两位安答——曲律和莫日根两兄弟,能够成为拔都信赖的那可儿,赵诚也要表示一下自己的亲近之意,只不过他的亲近表示的方式让一般人很瞧不惯。

曲律和莫日根两兄弟俩,能成为拔都的那可儿,赵诚心里也放心了不少,他们跟着拔都,只要自己表现的不那么太差,早晚会出人头地的,赵诚也完成了他们父亲嘱托的任务。另一方面,赵诚这么安排也是有深意的,他可不想将来有一天他要和自己的安答们沙场相见。

只是,这仅仅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却事与愿违,让他付出一定的代价。

“不儿罕,你来我这破毡帐,真是稀客啊!”拔都一见到赵诚就嚷道。

“殿下说笑了,你这毡帐若是破的,我那里就一定是羊圈了!”赵诚目光逡巡了一番,指着帐内精致的摆高道,“要不,咱们换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