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

“那不过是游戏之作,当不得真!”赵诚很“谦虚”地开玩笑道,“哪有这实地一游,才是真的好,况且有蒙古大军做我等的护卫,我等不虞有盗匪之后顾之忧。”

“呵呵!”耶律楚材大笑,指着赵诚道,“你真不识自己的身份,大汗何时成了你的护卫?”

赵诚嘻嘻哈哈,但他的心中却在感叹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正如眼前的唐碑一样,一切实物终究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那大唐帝国早已烟消云散,唯有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因为文字而永远地记载了下来。他希望自己将在史书中出现,以一个堂堂正正的形象出现在历史的记忆之中,只是自己的前途却是让他迷茫万分。

刘翼却建议道:“要不,我们将这唐碑碑文拓下?”

此刻刘翼心中却想着李太白的诗: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注1:【葱岭】古代对今帕米尔高原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西部诸山的统称。为古代东方和西方陆路交通的要道。汉属西域都护统辖。唐开元中安西都护府在此设葱岭守捉。相传因山上生葱或山崖葱翠得名,或说即《穆天子传》中的舂山。舂、葱系一音之转。

葱岭的西部即中亚,汉代有大宛国,在今中亚费称干纳盆地,自张骞通西域后,与汉往来逐渐频繁。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大宛降汉,进一步密切了经济文化交流。东汉初(公元一世纪五十年代)大宛曾附属于莎车。西晋时大宛仍遣使献汗血马。南北朝称破洛那。唐天宝三载(公元744年)玄宗改其国名为宁远,并封宗室女为和义公主,妻其王。

第六章 征途(五)

阴山1上流淌下来的雪水,浇灌着戈壁上的绿洲,河谷两旁种植着葡萄、桃、杏和各种谷物。而昼夜温差大,日光充足,又让这里的瓜果四季飘香。

戈壁看似缺水,然而分布较多的却是坎儿井,这是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由明渠、暗渠、竖井和涝坝四部分组成,将盐碱地变成肥沃的良田与果园。

畏兀儿除了最多的是果园之外,人们远远望去,映入眼帘的却是那些久经风沙的佛塔与规模宏大的洞窟,还有融合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壁画。稍新的圆顶建筑却是清真寺,伊斯兰文化随着商队正一步一步向东方逼近,而摩尼寺庙已经破败不堪。

畏兀儿的国王名叫巴尔术,全名应叫巴尔术阿而忒的斤。畏兀儿的国王都有“xx的斤”的名字,意思是“君主”或“诸侯”的意思。

畏兀儿人跟曾经强盛一时的喀喇汗王朝系出同源,他们都是回鹘帝国衰弱之后西迁的不同分支,还有一支被称为甘州回鹘(今甘肃张掖),后者臣服于西夏。

当近百年前东方的辽帝国走向灭亡之际,契丹皇族耶律大石率很少一部分契丹人来到西域,获得了许多部落的支持,建立了西辽,逐渐控制了西域。畏兀儿王国是西辽附属国,西辽皇帝派了一位“少监”到畏兀儿这样的被征服地区,作为征服的象征和收取贡品的代表,实际上相当于监国。耶律大石是位有为的名君,是进士出身,对待属国比较开明。然而在他死后,一代不如一代,继承者向畏兀儿派出的少监作威作福,对畏兀儿的国王都不放在眼里,残酷地压榨畏兀儿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