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页

乔行简见赵诚表现出极于见到本国皇帝的表情,心中暗喜,以为本国掌握主动权,稳操胜券。

“官家近日处理政务繁忙,吾恐国王需等待数日。”乔行简敷衍道,“临安风物,自有一番韵味。国主远道而来,应当细细品味才是啊。”

“正是因为如此,小王才要求废止一切礼数,直入正题才是。”赵诚道,“这样小王也有闲暇游玩传说中的西湖,苏堤春晓,在下闻名已久。”

乔行简是来试探赵诚地此行虚实,哪里能体会到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赵诚地心目中游历江南比蒙宋两国约好还要重要。乔行简或者别地宋国朝中大臣。打着好迎好送的旗号,将贺兰国王使宋一事敷衍了事。哪里想到赵诚也是为了敷衍了事。乔行简问道:“国王此番来我朝,不知传达贵国之主何旨?”

“借道、联军、灭金!”赵诚道,他直接将自己地使命说出来,可不想跟宋国人针锋相对,成与不成,与自己并无多大关系。

“国王所负使命,本官自会传于圣听。”乔行简道,“待我朝准备妥当,定与使者商议这军机大事。”

“好说、好说!”赵诚道,“从明日起我就会畅游这临安城,小王只盼贵国朝廷能商量个方略来。要知道,女真已是强弩之末,内政不修,内无良臣,外无精兵,被灭已在朝夕之间。若是淮水以北及潼关以西,被我蒙古据为己有。贵国若是后悔,怕是来不及了。”

“国王此言怕是危言耸听了此吧?”乔行简置疑道,“贵国若是凭一己之力亡金,国王又何必亲来这临安府?”

乔行简并非不相信蒙古的军力,他这话只是故意试探。赵诚当作没听出来:“乔大人身处朝堂之上,恐怕对边关以外的军情了解甚少。如今,金国的精兵只剩下汴京城内地四万,另有完颜合达、移剌蒲阿率领的十多万兵马,骑军甚少。余者虽众,然怯兵耳。小王出发时,蒙古军正猛攻凤翔,我蒙古大汗又亲率中军攻潼关,只要潼关被克,金国关河防线将失去其最可依赖之屏障,届时我蒙古军直捣汴梁指日可待也。”

“潼关被克?”乔行简微微一笑,“本官虽乃一文臣,但也曾治军。那潼关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贵国之骑军虽号称天下第一,攻潼关不止一次了吧?然可曾攻破过?”

“若是弃之不攻,从贵国汉中过境,让那雄关形同虚设呢?”赵诚反问道。

乔行简想都没想道:“不行!”

“那如何才行个方便呢?”赵诚试探道。

“本官看不出我朝会放行蒙军入汉中之举。”乔行简道。

从汉中借道,本是成吉思汗留下的方略,但迄今未止,窝阔台却没有遵循这一方略,却是想经山东从宋国淮东借道攻入金国后方,因为在窝阔台当时看来,攻潼关真的指日可待。就在赵诚使宋的路上。蒙古骁将速不台欲从潼关西南山区攻入河南,在倒回谷又被完颜陈和尚率领的忠孝军打败,这是速不台平生少有的大败仗,窝阔台对此大怒,扬言要惩处速不台,拖雷求情才从轻发落,将速不台招至自己帐下。

所以,赵诚又问:“那么从淮东借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