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我率军来燕京。除了质子营,那就是你耶律楚材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赵诚回头自豪地看着自己的侍卫们,“我不缺精兵良将,铁穆、何进、萧不离、陈不弃是我的统兵大将。我还有更多的年轻虎狼之猛士,我旗下的儿郎争相为我誓死效命,我不惧任何对手。我所虑者不过是治国之人,奈何我只不过有王从之刘明远两个智囊。而你耶律楚材。我志在必得,得汝得中原人也!”
“国主这话有些过赞了吧?”耶律楚材虽然口中谦虚,但赵诚这话还是让他有些得意。
“居士不必过谦,中原之人,无论是士人还是平民百姓,他们可以不知我贺兰国王赵诚地名声,却皆知你耶律楚材的大名。”赵诚道,“你若是肯助我。天下一统指日可待也。再说,你我相交多年,相互都知根知底,你耶律楚材若是有多大才能,我赵诚不会让你留一分才学的。”
耶律楚材低下头沉思着。赵诚心知耶律楚材有些意动。
远远的一员年轻的银甲骑者奔了过来。耶律楚材循声望了过去,见来人有些面熟,却一时想不起来。
那年轻人正是郭侃,赵诚命他去质子营甄别。蒙古人在燕京设立了一个质子营。汉军各级首领都必须遣子为质。以示效忠之心。当贺兰军夜袭燕京城,这些质子就成了赵诚地战利品。郭侃也曾在质子营里待过。故赵诚派他去甄别登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轮到自己赵诚却选择忘了这句话。
“这是郭宝玉之孙郭侃郭仲和。”赵诚介绍道,又示意郭侃道,“仲和,先见过耶律楚材大人,从今天起他就是我的宰相了。”
赵诚单方面决定了耶律楚材的未来仕途,也不管耶律楚材是不是心甘情愿。
“郭侃拜见耶律大人!”郭侃连忙躬身行礼。他是见过耶律楚材的,只不过那时他年纪尚幼,耶律楚材对他印象也不深。
“原来是故人之孙啊。”耶律楚材大感意外,“你难道归附了赵国主?”
郭侃尴尬万分,野狐岭大战他是个旁观者,他既钦佩贺兰军地悍勇,也对赵诚本人十分尊敬,但是要说归附那也谈不上。但至少他不愿意成为赵诚的敌人,赵诚以往的感情投资早就在他心中生根了。
“居士不要误会。”赵诚道,“我贺兰军中是随时有仲和位置的。仲和为他祖父守孝,甘愿在贺兰客居三年,所以我这次远道而来中原,就顺便带来一起来了。我可不愿阻拦他与郭德海父子团聚啊。”
“国主,侃奉命去了趟质子营,特来复命。”郭侃只得谈正事。
“哦,质子营情况如何?”赵诚问道。
“质子营共得质子二百五十八人。现已经查明,真定史天泽之侄史枢,西京刘黑马之子刘元振,东平严实之子严忠贞,大名王珍之子王文礼,济南张荣之子张邦杰,益都李璮之子李彦简等皆在内,另得顺天张柔之二亲。”郭侃简明扼要地回答道。
“好,你去吧。”赵诚满意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