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页

“是、是!”其弟崔倚、崔侃,左右御史中丞孛术鲁长哥,左右司郎中师肃等皆附和。

左右的恭维让崔立飘飘然起来,可是他内心当中却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样镇定,他胆战心惊,恨不得站在城头上立即高呼“可汗万岁”,更无丝毫为金国皇帝尽忠的打算。

“蒙古军真是兵盛啊!”崔立漫无边际地感叹道。

“怕是有百万大军啊!”其弟平章政事崔倚道。所谓平章政事。不过是崔立自己封的。他将城外的军队的数量夸大了数十倍,仿佛不如此不显得对手地强大。

“是啊,太师,城内只有一帮老弱残兵,怕是有一场血战啊,早晚会不支城破的。”贾良道,“太师为百姓殚精竭虑,仁义无双。令人唏嘘不已啊。”

崔立故意紧绷着脸,怒斥道:“哼,尔等身居高位,食国家俸禄。大敌当前,岂能没有一点为国尽忠之心?”

贾良吓得趴在地上,忙不迭地磕头道:“太师明鉴,小的只知道太师马首是瞻。”

众人心里都明白,自己的这个主子早就有了请降的打算。只是等别人主动提出来。对于他们来说,城外的军队即使真有百万,也没有自己的主子重要,因为主子随时可以让自己人头落地。反正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失掉自己地主子。自己立刻就会被城内的百姓剁成肉泥,跟着主子走,才有荣华富贵可享。

“我等唯太师马首是瞻!”众人齐声高呼道。

崔立很满意心腹们的表现,轻笑道:“好。大敌当前方见真心。看在诸位以往鞍前马后地奔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本太师有一个大宝贵要送给诸位。”

众人都是善于察颜观色之辈,也都是崔立肚中的蛔虫,都知道这个“大富贵”意味着什么。

“贾良,今晚你出城去蒙古军中请降。你若是把事情办砸了,本太师会让你全家不得好死。若是办得好了,本太师会重重有赏!”崔立道。

那贾良凑着笑脸道:“太师,您就是我的再生之父。做儿子的岂敢不向父亲尽孝心?”

“好、好!”崔立拍着贾良的脑袋,心中满意极了。

当夜,贾良贾郎中在城头冲着城外高呼谈和,然后被允许后,带着几个从人从城墙上吊了下来,并带着大批皇宫里的珍宝,前来纳款请降。贺兰军一小校出营前来接洽,正是郭侃。

暗夜中。贾良跟在郭侃屁股后面往营内走去。路边帐蓬林立,值守地军士来回穿梭。寒枪如林,在火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在贾良的眼中,枪尖上闪耀着是一层奇异的令人胆寒的噬人索命之光。

越往营内走,贺兰军中却是极为忙碌,灯火通明处,有人正满头大汗地锯着巨大地木头,有人抡着大锤卖力地敲着铁钉,更多的人光着膀子来回地奔跑着,数名校尉、都尉呼斥着军士们手脚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