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页

“回万户大人,那是兄弟们承让。”夏冠英硬着头皮抱拳回道,“小的只有吃饭的力气罢了。”

“我这一万人马说多并不多,不管怎么说,我身为领军之人,对自己的手下了解得还不够啊。”宋平道,“若是有仗可打,我应该让你当百户。”

“不敢、不敢!”夏冠英连忙道。

宋平却带着人离开了,夏冠英心头的疑惑更多了。

第四十七章 战潼关(三)

滔滔黄河自北而下,在潼关处遇到大山的阻挡,来了个九十度的大拐弯,掉头奔流向东,直达遥远的大海,毫无眷顾之意。

在潼关,黄河“几”字形最后一个大拐弯处,河东南路被两段流向不同的黄河夹住,像是伸入河中央的楔子一样,又像是被大河搂在臂弯之中,因此这里就被称为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征行万户奥屯世英与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兵马都总管合兵一处,正在准备渡河入潼关。

刘黑马对蒙古人死忠,试图以己之力歼灭贺兰军,但是不久前他与贺兰军的交手,他损失了一员大将,虽未伤筋动骨,但也让他胆战心惊。刘黑马认为贺兰军的长处如蒙古军一般,利于野战,熟悉骑兵之道,并无攻克防守严密的城池及关隘的本事,所以他认为自己应该趁贺兰军西返,在潼关将贺兰军歼灭。否则后患无穷。

各地诸侯关系微妙,蒙古人暂时退回草原,什么时候再南下还是未知数,河北各地汉军都打着保存实力的主意,龟缩在各自的地盘上,静观时局的发展。

奥屯世英与李守贤都是刘黑马统管的下属,所以刘黑马派他们两人赴潼关。自己也聚军南下,防止贺兰军过河侵扰河东,试图夹击。刘黑马不得不如此,因为贺兰军一部始终在大同府外的草原游弋,汪古部人死的死,迁的迁,这是刘黑马地盘的后方,时刻处于贺兰军的威胁之下,不得安宁,这让他觉得芒刺在背。

刘黑马闻听贺兰国王正率大部西返,欲取道潼关天险而归。觉得这是对自己最有利的战机,只有击败了贺兰军主力,无论将来蒙古人东山再起与否,自己才得以安生——因为自己是所有诸侯中离贺兰最近的。

奥屯世英与李守贤两人并不缺乏沙场拼杀地勇气,只是如今种种真假难分的消息,让两人忐忑不安。

“听说,贺兰军异军突起,北攻蒙古草原。斩杀可汗。”奥屯世英道,“贺兰军真让人刮目相看啊。”

“夹谷龙古带将军也在孟州战死,据说贺兰军利于野战,其军战法飘逸,又不失勇悍,即使是两军硬战,也可一鼓而下。河西多烈士,惯于马上征战。其民多狠鸷好斗,又挟此大胜,士气正高,看来野战我军恐怕讨不着便宜。”李守贤道,“所以刘元帅命我等据潼关而守。也算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吧。”

“潼关最近有些不太平啊。”奥屯世英笑着道。

“奥屯兄离潼关近,有何消息?”李世贤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