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走上前来,那宗族地长者谦卑地说道:“吾王征战天下,身边最需要的是弓马娴熟男儿。我曹氏幸遇贤主,地里多收了三五斗,族中众多少年儿郎已经长大成人,正是跃马持弓为吾王尽忠的时候。小老儿请国主带走我曹氏的儿郎们,让他们在您的鞍前马后效劳。”
“好,本王不会嫌勇敢儿郎多,多多益善!”赵诚笑道,吩咐郭侃道,“他们就是你神策军中的一员。”
赵诚见此人衣冠虽不华美,但说话铿锵有力,相貌却极文雅,看上去像是读过书的人。他的目光投向知州梁文。
“禀国主,我夏州州小,又连年战乱,识字人不多,更谈不上文风鼎盛。唯有曹氏开私塾,教化百姓,开门教学,从不因贫富推托,故曹氏一族为我夏州百姓所景仰!”梁文奏道。
“好、好!”赵诚赞赏道,“男儿既能跃马征战,又识得圣贤书,这才是最可贵的,才是真英雄真豪杰。梁知州,查籍官田,加赐曹氏良田二百亩,另赐金二十两,不问其用。”
“遵旨!”梁文躬身道。
“谢国主隆恩!”曹氏众人连忙称谢。
赵诚在全城百姓的簇拥下,步入夏州城。那金国的几位才子,心中却怅然若失,感慨万端。
注1:引自西夏《月月乐诗》之九月部分。
第二章 秋收(二)
夏州是一个小州。
这里原本是党项政权的发祥地,党项人唐末内迁至此,曾视其为祖宗之地,夏州所在地的党项人被称为“平夏部”。匈奴赫连勃勃大王所建之统万城的遗迹仍在无定河边静静地躺着,其残亘断瓦被百姓捡拾修了自家的房子。夏州城从唐末以来,也因为战争屡经荒废。
而横山南北也因为夏宋及后来的夏金之间的战争有大量的闲田不敢耕。如今,夏州经过五年的休养生息,人口由原来的不到五千人,增长到年初的七千人,又因为关西大乱,百姓越过横山逃来此地落籍为民,人口激增到了一万人,城池也得到修缮。
既便如此,越靠近横山越是有大量可耕之地被抛荒,成为蕃人的牧场。
“蕃人从事畜牧,其部落人口因战乱与饥荒骤降,又因有不少人改事农耕,部落大者不过百帐,小者不过十几帐,互不统属,但前些年也屡有挑衅。”梁文道,“如今,他们还算安份,都奔走呼告说是国主让他们可以安心地牧马放羊。”
“哼,蕃人虽难制,那是本王没功夫对付他们。”赵诚冷哼道,“他们若是安分守己,本王会让他们自由地放牧,若是敢动歪心思,本王会让他们举族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