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页

平阳郡开国郡公、左领军中郎将宋平站到了赵诚的面前,赵诚赞许道:“路遥知马力,那些甜言蜜语者与宋将军相比,不过是鼠辈。听河东行省吴礼说,宋将军为安抚百姓,衣不解带,鞍不离马,披星戴月,劳苦功高,任何言辞也不足以形容宋将军之忠心义胆。孤今日将河东军务交给宋将军,孤可以安心了。”

“末将愿在吾王御前甘当一卒。”宋平顿了顿道,“但臣及我河东军健儿,更愿意为吾王开疆拓土战死沙场!”

“河东乃征战要地,虎狼林立,凶险万分不弱于漠北来犯之敌。”赵诚颌首道,“乘风破浪会有时,孤会让宋将军得偿所愿!”

“末将遵令!”宋平退下。

其他萧不离、陈不弃、郑奇、郭德海、秦九、卫慕等各有嘉许、勉励。

骁骑军与神策军各自的统领叶三郎与郭侃肩并肩地站到了赵诚的面前。

“天有多高,尔等就应飞多远;地有多远,尔等就应该走多远。”赵诚道勉励道,“有志不在年高,只有天涯海角才是你们二人策马奔驰的边界,孤希望能有一天,你们率我大秦国健儿驰到天边,在那里立上一碑,上面就写下你们自己地英名!”

“我骁骑军定会率先抵达天边,在那里立上一碑,上面更会刻上吾王的仁德与威武!”叶三郎当仁不让地说道。他得意地看着郭侃。

“神策军只愿做天下第一,不甘人后!”郭侃却看都没看他一眼,骄傲地向自己的君王奏道。

第二十一章 盟约(一)

一场庄严而又不失活跃的盛大祃祭与阅武落幕了。

留在中兴府数十万百姓脑海中的,不仅有贺兰军的肃杀雄壮之气,神策军与骁骑军健儿的好勇争胜之心,也有秦王赵诚那惊鸿一箭。

对于那些从秦国版图以外来的形形色色的陌生人们,秦国君臣一心上下一体奋发向上的军心、民心,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秦王一声号令,上千名各族健儿纷纷跃入校场一比高下的勇气与争胜之心,更让陌生人们惊羡、胆寒和焦虑。

领兵将军们在痛饮赵诚亲自奉上的烈酒后,齐齐告辞,跃上战马,奔赴自己的任所去了,也带去了赵诚的信赖与期盼。

这是一次成功的国家大典。围观者念念不舍地渐渐散去,秦王赵诚与大臣们仍留在阅武台上。

耶律楚材进言道:“禀国主,从今日我朝健儿踊跃比试之盛况看,其忠勇护国之心固然可嘉,但臣以为,这却突显庶人精忠报国之途太窄。方今国朝新创,以武立国,武艺高超者可为将为校为尉,沙场搏击获得功名,纵是仅有几分气力之匹夫,也可在军中为一小卒,亦有机会搏得功名奖赏。然为文者,又当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