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也吧,我河西自玉门关至凉州城外,甚或是没黄河而下,直上中兴府,俱是家园沦丧,百姓逃亡,此时此情此景徒让人伤心罢了!”赵诚长叹道。
“国主勿需为此伤神。”陇右军副总管汪世显劝道,“三五年之后,我河西仍会死而复生。况且北虏遭此大败,已经自身难保,何须我大秦王师追剿?至此以后,天下群雄逐鹿,见我王师莫敢相抵也!甘州百姓刚烈,自组义勇军,节节抵抗北虏大军,誓死不休,而我陇右百姓惊闻北虏兵至,亦纷纷从军勤王,可谓是民心可用也!”
“孤心有愧也!”赵诚道,“此战非孤匠心独运,而是百姓与三军将士奋力拼死,才击败强虏。”
甘州义勇军也就是刚被赵诚亲封为凉州副总管的陈同,挺胸上前道,“末将乃燕京人氏,若非国主仁慈威武,如今不过是草原大漠上的一个奴隶罢了,今国主赐我掌兵之权,末将更愿将来吾主兵临燕京城时,能让末将担当国主旗下一马前卒!”
“好,自古燕赵多侠士!你能不因己职位卑微,凭一己之力,摇旗呐喊,组织义勇保家卫国,功勋卓著。念他日,定当让你担当前锋!”赵诚赞赏道。
赵诚没有在肃州城停留太久,他带着范承安还有秦九的棺椁往京师进发。旗下的将士们虽然仍是雄风犹在,但脸上却掩饰不住连月以来奔波与鏖战的辛劳,胜利后的喜悦只不过在他们心头一闪即逝。
当他们回想起昔日同一面五星赤旗下的袍泽时,却发现有许多人已经永远地消失不见了,他们迫切想解甲回归家乡。
赵诚将身上沉重的铠甲御下,甚至将自己那常不离身的长刀全都扔到了行军马车之上,身着一身素衣骑在追日马上。而沿途无数残破的村庄在他摘取胜利成果的时候,给这得来不易的功名上加了一些沉重的份量。
汉使黄河远,凉州白麦枯。礼部侍郎韩安国奉王后及中书省的委派,在凉州城外迎接秦王赵诚的凯旋之师。韩安国向赵诚简要奏报了有关麟府、银夏、陕西及河东的数月以来的军政情况。
“那麟州府知府王贞见河东贼兵来袭,惊慌失措,弃民于不顾,率先逃跑,致使当地百姓惨遭屠戮,其心可诛!”韩安国下意识地瞅了瞅赵诚的脸色,“臣听说凉州西凉府知府严耕望也是如此,幸亏陇右军卫慕总管斩杀此等胆怯之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臣又听说他们二人都是左丞相……”
“耶律楚材是耶律楚材,跟他们无关!”赵诚打断了韩安国的话。
那严耕望与王贞皆是跟随耶律楚材而归附赵诚的一群中原文人的两个,他们此前表现不佳,当然会令臣下们有些非议。这个现象令赵诚警觉。
待韩安国退下后,随同而来的是四方馆大头目耶律文海,虽然也是姓耶律的,却没有想为耶律楚材说话的意思:
“中兴府被围,城中谣言四起,说是左丞相欲献城迎敌,那些中原来的人时常聚在一起,其中也包括贺兰书院向来不过问他事的王、元二位,臣以为这并非空穴来风……”
耶律文海被赵诚投过来的眼神吓住了,硬是止住了话头。
“四方馆是孤的耳目,但亦只有侦察、刺探、反间之责,而无审讯与判断之权!”赵诚道,“贤与愚,忠与奸,孤自有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