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页

城门口却挤满了百姓,对秦军的到来,燕京百姓并没有太多的担心,原因是六年前赵诚曾亲率大军光临过燕京,于民秋毫无犯的名声,当地百姓至今不曾忘怀。蒲鲜万奴的部下在城内的作威作福,横征暴敛,让百姓巴不得这些不受欢迎者早点死光。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百姓站在城门内,注视着雄壮的军队入城,心中仍有些担心,如同他们曾经见过的在燕京城内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军队一样。有须发皆白的年长者跪在陈同的面前说道:

“欣闻王师远来,我燕京百姓奔走呼高,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也。今王师驾到,我燕京数十万百姓愿奉秦王为主!”

“愿奉秦王为主!”数千百姓将街道挤满。

史、陈二人及身后的将校们,闻言纷纷下马,将百姓扶起。将士们挺胸收腹,脸上洋溢着骄傲的表情。

“吾王有令,私入民居者,斩!私占百姓财物者,斩!私掠女子人口者,斩!”史天泽对身后的部下们宣告道。

“得令!”众将校齐呼道。

秦军的军令在城内回荡着,百姓心中还残存的一丝担心彻底地消失了。在人群鼎沸之中,陈同向百姓打听其亲人的消息,史天泽听出他的嗓子中发出的声音在颤抖,怕是入乡情怯。

“将军所打听的人,燕京城内倒是真有这么一位。姓陈,开了一家陈记粥铺,小的愿为将军引路。”有人自告奋勇。

“多谢、多谢!”陈同这个七尺大汉,忍不住热泪盈眶。

陈记粥铺的东家陈老七,和店中的几个无家可归的伙计,守着几间空店铺,感叹这日子越来越艰难。这数十年来不知见过多少次战乱,来了,走了,降了,死了,不知这乱世还要维持多久。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数年前贺兰军的到来,那支军队是唯一一支令他感到亲近的军队,更是因为那支军队的统帅曾当着他的面斩了燕京留守,为自己那死去的女儿报了仇。

每当兵乱又起时,陈老七总会想到自己那失散的儿子,哀叹天底下不知有多少如自己一样不幸的人,脸上便多了一道岁月的印记。

店外出现了一阵嘈杂的马蹄声,陈老七往门外望去,一个似曾相识的人出现在门口,正带着兴奋、希冀与哀伤的复杂感情注视着自己。

第十七章 直捣黄龙府(一)

兵败如山倒,蒲鲜万奴一路往北逃窜,跑到了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才暂时稳定了下来,这让他仿佛想起到昔日的情景。

这里是他起家的地方,当年他与契丹人耶律留哥作战,虽号称40万,但人心不齐,将帅猜忌,部下上表金国皇帝说他有异志,终落得大败也不令人意外,也在那时候他萌生自立的打算。二十年一轮回,这一次又是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又是窜回到辽阳府,他的惶恐不安的心情才稳定了下来。